众力资讯网

如何看待某日本小学校园餐只有一小块鸡肉? 他这个餐,量少,但我觉得至少是食物。

如何看待某日本小学校园餐只有一小块鸡肉? 他这个餐,量少,但我觉得至少是食物。 我小学的餐那是挑着勉强能吃的菜吃两口。 在大约我读4年级的时候,学校回族餐的审查放宽了一次,就这一次导致我们班上没人吃汉族餐了。 只是因为回族餐每顿饭都有一个鸡柳而不是那浓稠的红三剁。 我宁愿天天吃一小块鸡块加汤也不想再碰一次我们小学的那个恶心人的煮南瓜——它成功让我从小对南瓜这个菜的喜爱变成了厌恶。 我印象里更小时候我家里做的南瓜是蒸出来的,南瓜的形不会散,纤维不会碎得到处都是,而是像糖一样紧实,口感有些像现在卖的那种所谓“生巧克力”,但没巧克力那么甜,糯糯的,很好吃,也不会粘牙,切成小块一口一个,十分滋润,我一直以为这个食物是完美的。 直到我读小学。 你们能想象那个样子吗,就是红三剁配煮南瓜,两个菜混合在一起在浇在饭上的样子,煮南瓜会把南瓜煮散,煮到所谓的软烂,一坨一坨的糊糊像某种排泄物一样令人反胃——这也算了,若是勉强挑两块还没有烂成一坨糊糊的咬两口还行,可再浇一层红三剁就不一样了,样子更加令人反胃,红三剁这道菜我本就是十分厌恶的,本身的酸咸口味配上炒肉沫里的肥肉的那股油腻感,淋在微微甜的南瓜上,然后把米饭一粒一粒都包裹起来。 呕。 我小时候真的吐过。 我在奇怪你们小时候都没受过罪吗,怎么对西葫芦炖茄子这种东西意见那么大,我从幼儿园到小学甚至到初中的学校饮食都是西葫芦炖茄子的这个水平。 而我又比较痛苦,因为我的母亲的厨艺非常好,同时我也是一个比较挑食的人,这一对比,每次在学校我都几乎一点东西都吃不进去。 初中好了很多,不是学校厨艺好了,而是学校有小卖部卖泡面了。 我宁愿去吃2.5一杯的泡面。 直到我高中,食堂开始做大,有了套饭之类的,选择也变多了之后,才有所缓解。 看了看某位答主晒出来的被骂的上海公立小学的饮食——要是我小时候有这个伙食水平我也不会每天饿着回家,是的,小学必须每个菜都打还不许剩菜,我每次都自己带碗打完剩回家倒,然后饿一整天。 几块被水汽熏得湿漉漉已经一点都不脆的炸鸡柳都能让这群孩子趋之若鹜。 这就是我经历的中小学食堂。 要 每天中午都有一个蛋饺,一个鸡块,一碗汤,这便是我小时候无比向往的了。 不过或许我小学的伙食也很符合某些人的认知。 毕竟看上去量大管饱就完了。 虽然口感跟猪食一样。 ——声明,我没吃过猪食。可能猪吃的比我好。 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