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接受了专访,他主要谈到了房地产、股市、改革和十五五规划,内容非常详实和有建设性,我把他关于房地产相关的表述原文摘录出来,大家看一下:
尹艳林认为,房地产应成为增量政策的突破口,与资本市场相比,房地产带动效应更强,要尽快稳住房地产市场。为此,一方面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大3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政策调整力度,并推动降准降息;另一方面,房地产依然是中国家庭最重要的资产配置和投资方向,要扭转房地产市场的预期,避免形成“房价只能跌或稳、不能涨”的单边预期。
中央已经明确判断“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意味着市场已从过去的“需求过热”转向“需求不足”。相应地,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工具箱,就应该从“抑制房价上涨”转变为“支持房价上涨”的工具箱。但从现实情况看,工具箱中“抑制工具”较多,“支持工具”较少,即使有部分政策工具,也多以“减少限制”为主。
房地产调控思路要尽快完成方向性的调整。如果大家都预期“房价只能跌、不能涨”,预期就会自我强化,进而加大稳房价的难度,“止跌”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我们需要对房地产形成一些新的认识:房地产当然不允许投机,但它应该是家庭重要的资产配置,房地产所具有的金融属性也不应该被忽视。
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仅稳定资本市场还不够。个人认为,稳定楼市的必要性可能要更显著。房地产对投资、消费的带动效应更强、更直接,对改善地方政府财政状况、修复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也更有效、更直接。提振需求需要一个突破口,稳定房地产市场可能就是这个突破口。
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降准降息,降低购房成本;另一方面,特大城市要加快取消房地产市场的各类政策限制,推动房地产尽快“止跌”,发挥带动扩散效应。
作为官员和高层智囊团的尹艳林,他的观点和态度,一定是能代表高层的一种决策方向的。
目前的经济学家中,对楼市判断的分歧很大。官员出生的经济学家中,比如孟××,今年以来在网络上非常活跃,一直坚持要让房价重新上涨,而朱x和吴xx,则认为房价未来很难再涨。而网红经济学家中,马xx是坚定的看涨派,而卢xx和付x是铁打的看空派。
针对房价涨跌这种从上至下这么激烈的争辩,让我想起了2022-2023年时,当时财经类各专家也是分成两个派别,争吵到底要不要实施央行买卖国债的操作,也就是财政赤字货币化。因为一旦实施,就相当于和欧美日一样,采用买国债的方式进行基础货币投放,也就是放水更方便了。
而结果呢?从2024年初开始,我们央行就正式开始在二级市场频繁购买国债,以此来投放基础货币。2025年由于资产荒,国债太火,所以央行暂停了购买,但是预计今年底前,央行会重启购买国债。
现在的网民对未来房价的涨跌分歧更大。但是仔细想想,其实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有房的有房贷的,当然希望房价大涨,收入低的,还没买房的希望房价崩盘后捡漏,然后房价再大涨。
其实,所有百姓都希望房价涨,只是时间点不同而已,只希望在自己买进后再涨。
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
毕竟,没有任何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房价是持续下跌的。
但是,从目前的政策上来看,很明显,高层是不希望房价短期内就反弹的,因为想让房价涨太容易了,就像我之前文章说的,只要把一线限购、落户、免除税费、买房补贴、大幅降息同时一次性出台,房价就能原地大涨。
但是从2022年开始救市,救到现在,一直在挤牙膏,就足以表明,高层的定力很足,是要把泡沫彻底挤的干干净净才可以。
如果从5-10年的长期来看,房价上涨是不用怀疑的,但是最近1-2年在我国转型关键时期,政策是不会允许房价绝地反弹的,能止跌回稳就是最大奢望了。
所以,我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
针对一二线城市的操作策略是:
一、如果要置换核心地段稀缺新房的,可以尽快卖掉旧房置换。因为好房子政策和限价取消,新房和豪宅会越开越贵。
二、如果要置换二手房的,可以先卖掉旧房持币观望一段时间,以目前的政策看,房价暂时涨不了,没必要太着急入手,而且最重要的是,二手房多的是,看中的小区,这套买不到,下套更便宜更好。旧房子卖掉后的现金可以定存、可以买保本理财,或者拿一小部分出来参与下股市和黄金市场,毕竟股市和黄金还没到顶,还有空间,但入市需警慎,切勿allin股市或者黄金。
三、如果是单纯抛售套现的,目前已经跌幅很大,虽然可能还有一些阴跌,但是没必要割肉。可以相信时间的力量和货币的属性,依靠未来的通胀慢慢弥补跌幅。
四、四季度出大刺激的概率很低,因为我们上半年GDP增长率5.3%,下半年只要完成4.7%就能完成全年5%的目标了,所以子弹会留到明年。以我二十年的房产买卖经验来看,每年四季度是房价最低最难卖的时候,不急需资金的朋友,可以明年2-4月小阳春再卖,砍价空间较小,成交量大,房价还可能微涨一丢丢,至少能让你少受点气顺利卖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