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做人少狂妄,日后不尴尬!”广汽原副董事长袁仲荣对此话的理解可能更深刻一些! 打败你的从来不是同行,而是“跨界”!不信邪的广汽原副董事长袁仲荣对此话的理解可能超出一般人! 现在回看广汽原副董事长袁仲荣在2023年10月的发言,不知他有没有买后悔药?!或者是钻到地缝里不见人了!大多数人都觉得这真是无地自容,大写的尴尬! 那是2023年10月,广汽原副董事长袁仲荣在某个论坛上的发言:华为叫的比较响,怎么样怎么样,这个车怎么好,哪怕他的车机,华为的那套系统怎么好,但车本身没造好。那车为什么没造好呢?因为他找的是小康,小康是做什么车的?低端车的!你低端车从车的设计,就不可能掌握这种高端车的设计! 这话说的太绝对,也太不了解华为了!更是欺负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没有参会! 在2024年11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赛力斯(小康)老总张兴海说:汽车干了20年整车了,这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层级的活动! 当时,问界M7一上市就引起了市场轰动,销量节节攀升。问界M7的销量,直接打破了很多人对造车新势力的固有看法。 不知道当时广汽的高管看见赛力斯老总张兴海在会上侃侃而谈,内心作何感想?!华为不是没有向广汽伸出过橄榄枝,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啊! 2020年小康(2022年改名为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时,圈内不少人都不看好这次合作。毕竟当时华为刚刚被美国制裁,前景不明朗,而小康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全面押注华为。当时的小康,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家都压在了这次与华为的合作上了。 这种魄力与战略眼光,在当时的汽车圈里着实罕见!要知道,大多数传统车企都对华为持观望态度。一是担心被美国制裁连累,二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管理权。但是小康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主动靠拢华为,还把公司的运营大权都交给了华为派来的团队! 就这种气魄和战略眼光够广汽的袁仲荣等高管们学几辈子的了! 现在的赛力斯已不仅仅是一家单纯的汽车制造商了。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赛力斯已成功转型为一家智能汽车科技公司,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赛力斯都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 虽然 ,广汽2017年就与华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其担心华为深度参与广汽的研发和销售,会控制核心技术,使广汽失去企业的灵魂! 2024年广汽营收1067.98亿元,同比下滑17.05%;赛力斯2024年营收达到1451.76亿元!赛力斯助力重庆2024年GDP32193.15亿元超越广州2024年GDP31032.5亿元! 当年看不起小康的广汽,没想到一年后就被打脸了! 也不知道广汽内部是如何反思和整改的?!原本这近1500亿的汽车营收应该花落广州的!也不知道广州的领导们是何复杂心情?! 广汽的落寞带给我们深刻的教训: 一是,位居高位者一定要有忧患意识! 二是,活到老,学到老!尽可能把握行业前沿动态变化!否则决策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是,情商很重要,高管更需具备! 不过,广汽并不是孤家寡人,上汽也是同路人! 嗯,共同贻笑大方,共同创造经典战略决策失败的案例! “智商”与“情商”,哪个更重要? 低情商真的是硬伤,该怎么办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