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10月13日发文写道:“别担心中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中国不希望陷入经济大萧条,我也不希望。美国想帮助中国,而不是伤害它!” 特朗普这番话听着温情脉脉,可稍有常识的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又一场熟悉的戏码。华尔街分析师早就为特朗普的行事风格创造了“TACO”这个专属术语,是“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缩写,直白点说就是“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 这次的表态,显然又是一出TACO闹剧的重演。前一秒可能还在挥舞关税大棒、放话技术封锁,下一秒就换张面孔谈“帮助”与“友谊”,这种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操作,早已让外界见怪不怪。 中方对此自是波澜不惊,毕竟早已摸清了这套虚实结合的套路。特朗普口口声声说“美国想帮助中国”,这话谁会信?真要想帮助,怎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技术领域层层设卡? 从冷战时期的巴黎统筹委员会专门设立管制更严的“中方委员会”,到后来联合33国签署瓦森纳协定精准封锁敏感技术,再到如今的“小院高墙”策略,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脉络从未中断,不过是换了更隐蔽的马甲而已。 所谓的“帮助”,更像是裹着糖衣的炮弹。美国一边喊着帮忙,一边在半导体领域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签署法案限制对华芯片出口;一边说着担心中国经济,一边动辄威胁加征关税、限制软件和关键零部件供应。 这种“帮助”,就像逼着人喝下毒药再递上一颗糖,谁会当真?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都曾公开反对这种政策,直言会削弱自身行业竞争力,可见这种“帮助”连美国本土企业都不买账。 特朗普的表态从来都带着强烈的功利性,说穿了就是打心理战。先摆出强硬姿态施压,等对方稳住阵脚,又立刻换上温和面孔抛出“橄榄枝”,试图用最低成本换取最大利益。 可如今的中方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对象,面对技术封锁,我们加快自主创新,在多个高科技领域实现突破;面对贸易施压,我们拓展东盟、非洲等多元市场,降低单一依赖。这种韧性,岂是几句“帮助”的说辞就能动摇的? 美国遏制我们的心思从未死过,不过是根据自身需求调整策略罢了。当施压见效慢,就搬出“帮助”的说法缓和气氛;当觉得筹码足够,又立刻恢复强硬。这种反复无常的背后,是美国试图维系全球霸权的焦虑。 他们害怕中国在科技和经济领域持续崛起,动摇其主导地位,于是用各种手段试图拖住中国发展的脚步,所谓的“帮助”不过是遏制手段失灵后的权宜之计。 看清这场TACO闹剧的本质很重要。特朗普的话可以听,但绝不能信;美国的“善意”可以接,但幻想必须破灭。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谁的“帮助”,而是靠亿万民众的奋斗和持续的自主创新。 美国的遏制或许会带来短期挑战,但挡不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点早已被事实反复证明。特朗普的“帮助”说辞,终究只是又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我们会保持战略定力,继续走自己的路。 那些试图用虚情假意掩盖遏制本质的伎俩,只会让更多人看清真相,也让美国的国际信誉持续受损。毕竟,真金不怕火炼,真心才能换真心,靠话术和套路维系的博弈,从来走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