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南京这些试点学校给“静音操场”提供新方案

转自:荔枝新闻

长期以来,响亮的校园广播与周边社区的宁静需求,似乎总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破解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今年9月,南京市在多所学校试点“静音操场”改造项目,一个多月下来效果如何?

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位于南京主城区,学校四周紧邻居民小区,最近处距居民窗户仅1米左右。下午,记者来到学校,正是课间休息时间,学生们在操场上游戏运动,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大家纷纷回到教室。与以往不同,从音箱传来的上课铃声变得很柔和。

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汪天玉说,以往学校常会收到居民们投诉,抱怨音乐声影响休息,“早上8点多,学校广播会播放早操音乐,周围可能有居民还没有起床;中午有学生阅读时间,我们会放阅读音乐,这个时候有人会午休,加上铃声,对周边居民会有一些影响。”

面对这一难题,学校也尝试调低音量,却又影响教学质量。“这是两难,比如晨会的时候,我们把广播声音调小,学生听不清楚,效果比较差。而且早上播放进场音乐,声音大一些,孩子们也有激情,如果声音小,音乐踩不到点子上,孩子们可能会没有精气神,所以音乐的效果很重要。”汪天玉说。

一边是学校正常教学需求,一边是居民生活安宁,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南京市经过深入调研,选取了包括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在内的7所学校,作为首批试点“静音操场”的学校。

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引入“相控阵波束成形技术”,这项技术如同给声音装上了“方向盘”,通过智能算法协同多组扬声器,声波被精准聚焦投射到操场区域,就像手电筒光束般定向传播。这使得音箱能确保教学所需的清晰音量,而传到周边居民家中的声音则可低至日常交谈大小,从源头实现了精准控制。

以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为例,全校一共安装了8个智能音箱,“教学楼2个,主席台2个,另有4个环绕操场四周。我们老师测试过,喇叭覆盖的地方听得很清楚,喇叭后面,就是围墙外面声音很小。”汪天玉说。

不仅如此,操场围墙旁还多了一块特殊的显示屏。汪天玉说,它实时显示着操场上的噪声分贝值,让声音环境一目了然,“可以显示声音大小,如果是绿色,不存在噪音污染,如果是红色就存在噪音污染。现在是下课铃声,显示屏显示绿色,如果数字超过75就红色的。”

“静音操场”试用一个多月下来,也获得不少居民点赞。市民钱女士说:“我们肯定是想安静点。现在声音是小多了,坐在家里也能坐得住,如果噪声比较大,肯定不舒服。”

本学期,在7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南京还将在共青团路中学、秦淮区一中心小学、马府街小学、溧水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4所学校进行试点改造,12月底前完成改造任务。同时,南京也会逐步探索将此次试点经验提升为全市的设计规范,旨在将行之有效的经验固化下来,让更多的学校、社区受益。为高密度城市中,校园与社区的和谐共生提供相关探索经验。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沈杨

通讯员|赵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