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杭州discovery | 四拐角的那座老洋房

“小时候我在这里买过体操鞋。”

“我记得外婆还带我去这里买过丝线,还去旁边的天香斋给我买葱管糖吃。”

河坊街的“四拐角”,承载着很多杭州人的回忆。两年前,位于中山中路70号的麦当劳关门结业,许多读者涌入我们的平台留言,多的是不舍和怀念。也有更多的人关心,这栋位于中山中路70号的老洋房,还会开门营业吗?

答案在今年8月揭晓了——星巴克在这里,推出了浙江首家、全国第五家非遗概念店。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这家星巴克涌入了众多游客:“没想到杭州还有这么民国风的地方。”

河坊街的“四拐角”,可以说是杭州近现代商业繁华的起点。“四拐角”,指的是龙盘虎踞的四家河坊街老字号,西南角为孔凤春香粉店,西北角是万隆火腿庄,东南角为宓大昌烟店,东北角便是张允升(线帽)百货店。

这几家老店均于清朝时创立。1926年,中山中路路面拓宽,“四拐角”的店铺们顺势往后移动,并借此重装翻新。作为杭州最有商业实力的名店代表,这批建筑采用了当时最时髦的设计风格,几乎算得上是全球同步。

“张允升”的老板为了使自己的商店更为壮观、气派,特意设计成假四层建筑(实际层高为三层),成为城中的标志性建筑。这栋楼就是曾经的麦当劳、现在的星巴克所在的中山中路70号建筑。

多年以来,这里一直是市民游客游玩打卡的地方。

张允升的老板不姓张

明年,中山中路70号的张允升百货店旧址将迎来它的百岁生日。

路过这里,你可得高看一眼:这栋老洋房不仅看着你长大,可能还看着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长大。2000年7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市级文保单位“中山中路近代建筑群——四拐角近代建筑”,张允升百货店旧址就在其中。

张允升到底是谁?张允升百货的最初创业者以及问世的确切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清人范祖述在写作《杭俗遗风》盘点“五杭”时,张允升的名字第一次出现。范祖述总结了“五杭”的说法,分别为“杭扇、杭线、杭粉、杭烟、杭剪”。“扇店推芳风馆为首,其余则张子元、顾升泰、朱敏时等。线店推张允升为首,其余则胡开泰、孙大森、鼎隆、德一等。粉店推裘鼎聚为首,其余则关玉山、金建侯等。烟店推达昌为首,其余则陈四海、迎丰、天润、天隆、玉润等。剪刀店则惟张小全(泉)一家而已。”

杭线的线,即丝线。元代以后的杭州,依靠着运河与其他水系,城市手工业渐渐起步。到了清康熙时,就有了“杭民多半商贾”的说法,在当时其他地区的人看来——你们杭州人,太会做生意了。“五杭”诞生的基础,便是如此。《杭俗遗风》的面世时间在清同治年间,在出书时已经做到“断层顶流”的排名,对于民间“张允升诞生于乾隆年间”的说法,确实是有一定的可信度。

1923年,绍兴人孙仲舒和亲友一起集资,从龚张氏手中买下了清河坊大街旁的张允升线店。买下商店后,孙仲舒等想以“公和轩德记”的名称向杭州市民政部门申请过户,但是没有成功,又因为张允升盛名在外,于是就延续了这一名字作为店名。

当年杭州最大的百货商店

孙仲舒接手后的张允升,变身为“前店后场”模式的商店。一楼是对外销售的店铺,楼上则是工场。“张允升”的丝线延续了从清朝而来的名气和地位,做女红的家庭主妇,又或者是开裁缝店的小老板,都首选来“张允升”购买丝线。“张允升”还有海外业务,怎么,国外买不到丝线吗?原来,张允升的海外客户多为东南亚等地的华人群体,而他们看中张允升的丝线也并不是用来做衣服,而是串佛珠。随后,张允升的业务范围也拓展了,孙仲舒等人在店内增设了制帽工场,生产销售当时流行的男式西瓜皮帽子,女式乌绒包帽和满头套帽,“张允升”升级为“张允升线帽百货庄”。

孙仲舒和他的接班人孙洁如,都是非常有营销意识的经营者。张允升会在外地投放广告,右边写“住杭州市清河坊”,左边写“自建四层楼洋房”,中心位置就画着自己的门店,对于这家门店的自豪和骄傲,都写在广告单上。他们还推出了古早版的“618+双11”:一年两次的促销减价活动,可以说是当时杭城盛事。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张允升又顺势转型,跑到外地接下了各种品牌做代理,还在上海开设了专门的采购部,做起了百货生意。在当时,人们可以在张允升买到无敌牌牙粉、羝羊牌毛线等流行产品,由此,“张允升”变成了“张允升百货号”。20世纪30年代,张允升百货号全年营业额高达70多万银圆,是当时杭州最大的百货商店。

如今,星巴克用同样出身杭州的“杭罗”呼应了张允升百货的这段历史——与杭罗织造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洪桂贞及其团队“福兴杭罗”合作,在店里推出了三件织造艺术装置。

阳台之下,百年繁华

为张允升百货带来繁华的是孙仲舒,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栋楼和室内装修,都是他于1926年定下的格局。

这栋楼为大平顶,大门是爱奥尼克柱式拱券门,立面沿中心大街曲面内收。从外立面来看,它最引人注目的是外挑的小阳台设计。这种“欧式小阳台”在同时期的建筑中并不陌生,但是由圆环和几何方格交错构成的栏杆图案却别有风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钱币纹”相联系,有着财源广进的寓意。

这种形式西方化、寓意本土化的设计,是民国时期商业建筑的有趣处理。2024年的秋天,导演孟京辉团队就看中这个阳台,为他最出名的剧目《恋爱的犀牛》做了一次快闪。星巴克今年的开业活动上,也把越剧《梁祝》搬上了阳台。类似的选择,让人想起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死亡金属乐队Gojira在巴黎古监狱的阳台上表演。

“第一印象觉得设计起来会很有挑战。宋韵风格较为含蓄内敛,而这座建筑本身却较为外放张扬。”三年前,星巴克中国门店概念设计师Mars第一次到访,建筑内部还保留着之前商业空间装修的痕迹。作为文保建筑,文保专家随后对它进行了复原修缮,恢复了最早的原貌。“复原后我再次勘察,发现建筑内部为庙黄色,顶部是深红色,风格非常鲜明,还带有一些欧式线条。而外部窗花则具有中式特征,整体呈现风格多元的特点。”

如何让老建筑重现生机?

在建筑风格上,张允升百货是非常典型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Eclecticism)。所谓的折衷主义,就是它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元素。同样的建筑风格,上海的“荣宅”、巴黎的万神殿甚至是美国的白宫,都可以算是“张允升”的亲戚。在如今的星巴克店内,你依旧可以欣赏到当时这种“经济融合期”的美丽。

围绕着网红打卡装置“罗氲烟岚”的柱子和鸡蛋花纹,是标准的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的元素,拱形门上的鸟类与葡萄藤蔓纹样,则是来自自然主义和装饰艺术。

你甚至还能找到洛可可风格——坐在一楼的景观位,你可以在门窗的浮雕装饰中找到花环、缎带和花束组成的图案。

张允升百货巧妙地通过几何线条融合了东西方元素,既保证了建筑外立面的古典庄重,又暗示了这座百货公司在商业上的本土化适应和国际化视野。设计师Mars之前参与过星巴克臻选天津金茂汇店的设计。这家店与张允升有着类似的时代背景,星巴克臻选天津金茂汇店所在的建筑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天津第一热电厂,“我们的设计方向主要是还原老建筑,避免破坏,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点缀”。设计团队从市面上淘来老木头用作墙面材料,“我们将顶部处理得非常干净,看不到任何线管、桥架”。

最被人忽视也是最特别的处理,需要各位顾客低头才能发觉,“我们的地砖选用了‘金砖’,这种砖传统上用于寺庙,会越用越美观,在星巴克门店中较为罕见,本次是特别为这家店选择的”。

如何让老建筑在当下有机地再生?上海和杭州先后交出了这份答卷。2017年,奢侈品品牌Prada把修缮过后的上海老建筑“荣宅”推向市场,成为上海文化展览活动最新选择的坐标。建筑时间差不多的张允升,既不是名人故居,也没有历史文化事件加持。在它身上更多留存的,是一颗强韧的民营经济的种子。

回望张允升百货,你看到的是昔年浙商的国际视野和商业雄心之所在。

清河坊老建筑群

10分钟咖啡步行圈

清河坊一带,集中了不少“民国风”建筑,除了四拐角建筑群,不妨端上一杯咖啡,再看看其他有历史有故事的老建筑。

中山中路18号:恒丰绸庄旧址。恒丰绸庄曾是杭州最大的绸庄,这座中西结合风格、三层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也是民国时期杭州较为典型的“洋门面”商铺。

中山中路58号:这栋建筑是清河坊邮政局分局旧址,为杭州现存最早的邮政建筑之一。最开始为石库门建筑,后改建为砖木结构。

中山中路81、83号:义源金楼旧址。民国6年,绍兴大盐商鲍雪程出巨资,在珠宝巷口置地建造一座四层楼的欧式风格大楼,取名“义源金楼”。

中山中路149号:浙江地方银行旧址,建于1920年代。银行前身为1908年成立的浙江官银号,1909年改为浙江银行,官商合办。旧址为欧式市政厅风格建筑。

中山中路170号:复泰钱庄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