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跟我哭惨—— 十一七天没出门, 随礼随掉三千,一半是八百年没联系的人。 她说:“小学同学突然发请帖,我纠结三天——不随怕人说‘忘本’,随了又肉疼,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十年前拍毕业照。”还有楼下超市老板妈去世,明明就只是常买烟的关系,他特意拦着我“说一声”,我硬着头皮包两百,现在想想都悔。 我问她:“你随的时候,想过等你有事,他们会来吗?”她愣了:“没想过,就怕‘不好意思’。” 其实咱都掉进过“面子陷阱”——把“别人的眼光”当日子的标准。上次我同事结婚,一起吃过两顿外卖就发请帖,我直接说“最近紧,下次补”——哪有下次?反正以后也不常联系,花五百买“面子”,不如给我妈买件羽绒服实在。 随礼哪是“礼尚往来”?是“心尚往来”。你妈忘买蛋糕都不怪你,小学同学孩子满月你不随,她能记你一辈子?那这种“关系”,丢了才省心。真朋友是你失业时偷偷转钱的人,真亲戚是你感冒时熬姜茶的人,这些人你随多少都不亏——因为他们的“回礼”,是真把你放心里。 那些“半路关系”?随不随看心情——不想随就说“最近忙”,反正日子是过给自己的,不是过给“背后说闲话的人”的。 你们有没有过“随了就拍大腿”的礼?评论区说说,我先曝个料——去年随了楼下阿姨孙子满月,现在她见我都不打招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