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女子洗完澡发现窗外无人机悬停”登上全国热搜。
杭州萧山一小区业主近日向记者反映,最近经常有无人机飞入小区,贴着楼道在空中盘旋。有业主怀疑被偷拍,报了警,警方找到了飞手,没有确切的证据,因此无法认定。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浙江一无人机系统软件开发公司的运营负责人叶先生表示,目前国内对无人驾驶航空器有相对完善的管理条例,给无人机的飞行划定了管制区域,但在实际监管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无人机所有者和操控者可能不了解相关规定,在居民小区随意飞行,存在安全隐患和侵犯隐私等问题。另一方面,条例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不过还存在责任追究机制不足、技术监管难度较大以及协同治理机制尚待健全等问题。
多位无人机飞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不会选择贴居民楼飞。“除了容易被误会,在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低空飞行,信号干扰严重,安全隐患更大,存在发生碰撞的风险,平时也不建议其他无人机玩家这么操作。”在南浔玩了5年无人机的于先生说。
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认为,隐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所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生活、私密信息等,不论有无相关规定出台,无人机在居民小区内低空飞行,特别是飞经一些家庭隐私生活空间,仍存在影响他人正常生活,窥视、拍摄他人隐私的风险,即有可能构成侵权,“即使没有针对特定区域,特定物品或者特定行为进行拍摄,也容易造成恐慌,或者对他人身心造成不适,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扰民。这类情况的扰民,取证上存在一定难度,但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无人机频频出现在小区里,会不会偷拍侵犯个人隐私?对此,你怎么看?
综合:钱江晚报、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