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日报
从2023年7月打下第一根桩,到2025年10月9日提前近一年实现一期竣工投用,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作为沈阳市首个落地的百亿级央地合作标杆工程,成为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破局开篇的产业引擎,实现了项目落地当年即开工、开工两年即运营的“和平速度”。
10月9日,沈阳人工智能中心、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两大平台的发布,标志着和平湾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生态、破解关键技术难题上迈出坚实步伐。当天,记者走进和平湾,感受东北数字经济创新高地的发展“脉动”。
沈阳人工智能中心
提供基础算力资源
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紧邻浑河黄金岸线,与拥有40片足球场的沈阳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园为邻。走在园区及办公楼内,可以用“推窗见绿、出门近景”来形容整个办公环境。
现场,沈阳和平湾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晶椿介绍,总部基地一期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48万平方米,包含4栋办公楼、1栋服务配套楼及1700个地下车位,已成为聚集产业、技术研发、企业孵化的核心空间载体。
与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同日发布的沈阳人工智能中心——模立方ModelCube,位于总部基地的4号楼。据悉,沈阳人工智能中心总投资达22.5亿元,建设1012P算力资源池,是全省首个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大规模混元异构智算中心。
沈阳国创AI首席运营官韩少野告诉记者,沈阳人工智能中心不仅为沈阳市AI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算力资源,更重要的是将形成全要素AI生态,目前已有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投资入驻中心,基于算力资源将形成一条产业链,在园区内完成生态闭环。“另外,通过国创研发的d.run平台的联动,人工智能中心的算力已经在上海临港智算中心并行上架,未来还会与更多地区头部先进算力运营商一道,共同打造跨区域的‘通联通算’。”韩少野说。
龙头机构扎堆入驻
构建多元创新合作生态
当天记者看到,一批行业标杆机构与项目的落地成果集中亮相,彰显了和平湾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在此设立全国第二个业务总部——CCF沈阳联合科创中心,将以CCF智力资源为牵引,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AI头部企业及高校集群,打造面向AI产业链的“产学政研用”一体化创新园区。阿里达摩院作为全球性科研机构,将凭借其在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为区域技术攻关与产业创新提供支撑。
商本大数据在和平湾布局的创新中心与商学院格外引人注目。商本(沈阳)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豪介绍,作为商务部投促局信息处指导的产业大数据领军企业,商本不仅带来“兆亿企业级数据库+自研AI智能体BizThink”核心能力,,东北数字经济“和平引擎”启航)还联合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开展产教合作,预计2年内带动就业500人以上,助力打造全国商业大数据独角兽企业。
发布现场,多位嘉宾表示,和平区优良的营商环境、明确的产业定位与高效的服务保障,是吸引企业与机构扎根的关键。
“希望商本与和平区可以彼此成就,政企间双向奔赴。你陪我变更强,我陪您变更好!”林伟豪动情地说。
记者从和平区了解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赵沁平院士团队领衔的沈阳和平湾虚拟现实研究院已正式运营,发布的“3D数字孪生内容标注系统”及相关技术被纳入地方重点建设任务。未来,辽宁省鸿蒙生态创新中心、沈阳市数字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全市首家数字产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也将陆续入驻,进一步完善区域数字经济产业链与创新链。
项目落地提速见效
打造数字经济“和平样本”
作为沈阳市首个百亿级央地合作项目、辽宁省首个“社会投资人+EPC”模式项目,沈阳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自2023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始终以高效务实的“和平速度”推进项目建设:同年7月,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开工;原计划3年建成的一期项目,提前10个月竣工投用。马晶椿介绍,和平湾数字经济总部基地二期已经开始施工建设,计划工期28个月,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在设计与功能上将实现与一期的联动。
记者走访看到,生活与产业配套已同步落地:总部基地周边聚集万科翡翠滨江、方大长白一品等六大品质住宅项目,和平一校和平湾分校、126中学和平湾分校、二十中学和平湾分校及六所幼儿园形成全龄教育矩阵,邻里中心与人才公寓全方位满足居住、消费、服务需求;辽宁智谷传感技术产业园等科技园区近在咫尺,实现“工作在园区、生活在景区、成长在优质社群”的宜居宜业闭环。
据悉,沈阳和平湾生态科创示范区将持续深化“链式招商”,努力将和平湾打造成为东北数字经济“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集聚地”,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和平支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