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如何破解“上班综合征”?荔湾湖边这场活动来支招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宣传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

10月10日上午,由广州市荔湾区卫生健康局、昌华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荔湾区疾控中心、昌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荔湾湖公园船桨广场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市民对常见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正确理性认知。

活动现场,来自广东省中医医院芳村分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区妇幼保健院、荔湾中心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团队,为市民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和义诊服务。专家们耐心解答居民关心的心理问题,提供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帮助市民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长假后,有不少市民难以重新适应上班节奏。如何缓解长假后的“上班综合征”?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钱兴国建议,市民可以先建立心理缓冲期,如做好心理建设,在假期尾声暗示自己要准备上班了;上班时做好工作规划,从简单的事做起,慢慢过渡至复杂的工作内容,让心理有积极响应,从细微小事产生成就感。

在生理调节方面,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睡前不玩手机、不熬夜;饮食清淡,不给肠胃增加负担,适度运动。

在行动策略方面,可以尝试使用“番茄工作法”,专注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以此循环;整理收拾工位,给绿植浇水,让工作环境更干净、舒适,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设置了精神卫生科普知识图片展,围绕“心理健康素养十条”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互动游戏,让居民在参与的过程中增进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病”。钱兴国表示,从广义而言,每个人都有精神心理问题,如不开心、抑郁、焦虑等情绪,但这些不等于精神疾病。如果遇到精神心理问题,要早识别、早干预,积极治疗。如果发现问题不早识别,不找专业医生咨询、就诊,精神问题可能会加重。

精神健康是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钱兴国建议,市民在平日按时休息,早睡早起,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释放内啡肽,对调节情绪有帮助;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每个人都有生活压力,可以通过冥想等进行放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和家人、朋友、同事沟通;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尤其是退休的老人,可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快乐、充实的事做。

据悉,此次活动是荔湾区落实“精神卫生服务年”工作部署的重要实践。荔湾区将继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进家庭。

文|记者马思泳通讯员郭亚男荔宣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