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今天, 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了!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

就在今天, 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了!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涵盖稀土全产业链技术,未经许可不得出口。 这一举动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尤其是防止稀土被用于威胁国家安全的军事目的。 众所周知,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例如,现代化的F-35战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的稀土;核潜艇需要数吨的稀土。在某种意义上,稀土管控可以直接影响到军工产品的生产进度和数量。 说到稀土管控对军工产品的影响力,不得不提到2010年东海事件后,中国对日本实施的稀土限制出口。虽然当时日本声称不依赖于中国的稀土,但很快就“打脸”了日本,证明了稀土对其战略产品的“致命”依赖。 根据美国国防部发布的《无铅焊接技术报告》显示,依赖于中国供应的稀土部件占其全部稀土部件供应链的比重高达87%。可见,管制对美国军工供应链的“致命”打击效应。 今年4月,中国已对7类中重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6月时,中国商务部向美国车企发放了临时民用许可,允许其在合规情况下继续与中国开展稀土贸易。 这表明,虽然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但合规贸易仍然畅通。 从维护国家主权与战略安全的核心逻辑出发,稀土技术管制是对“技术卡脖子”风险的主动防御。 稀土作为军工制造的“刚需原料”,其全产业链技术若无序外流,可能被用于构建针对本国的军事力量,如F-35战机、核潜艇等装备的生产。 2010年对日本的稀土限制与当前对美87%稀土供应链的牵制,本质是通过战略资源掌控,对冲国际环境中的安全威胁,符合“以实力求安全”的现实主义原则,是主权国家保障自身利益的必要举措。 在我看来中国稀土技术管制一出台,国际市场反应很直接:欧美车企慌着要许可,美国军工愁库存,稀土价格也往上走。 这不是故意“卡脖子”,而是守住安全底线——民用合规的仍能交易,就怕技术被用去造威胁中国的武器。 毕竟全球八成多稀土加工靠中国,这样做既合理,也让依赖国重新掂量供应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