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斩获大单,5.7空战效应终于显现,第二个国家市场打开之后,第三个国家就会轻松很多,下一步歼10C市场将会越来越广。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过去的几年里,歼10C战机的名字像是一颗悄然升起的明星,逐渐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崭露头角。 从孟加拉国到巴基斯坦,再到尼日利亚,歼10C凭借其优秀的性价比和强悍的作战能力,迅速成为多个国家空军的心头好。 特别是10月8日孟加拉国这一订单的确认,更像是给了歼10C一个“国际认证”,让这一款本不为人所熟知的战机开始获得全球的关注。 一开始,大家或许还不太相信,孟加拉国这个相对贫困的国家,居然能够拿出22亿美元购买20架歼10C战机。、 可当我们理清楚背后的原因时,就会明白,这笔生意背后并不是偶然的好运,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选择。 孟加拉国的空军一直使用着过时的米格-29,虽然还算能用,但与印度的阵风战机相比,那差距就像是拿木棍与锋利的菜刀对抗。 既然选择换装,孟加拉国当然要挑一款能实际投入战斗并且性能值得信赖的战机,歼10C恰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且它并不像西方战机那样附带一堆繁琐的政治条款。 在这背后,最为吸引孟加拉国的,是歼10C的性价比。 与价格动辄数亿美元的西方战机相比,歼10C的6000万美元单价看似不便宜,但如果算上配套的导弹、飞行员培训、后期维护等费用,这笔账就算得过来了。 更何况,歼10C的性能在经过了5.7空战后,已经得到了实战的验证,尤其是在击落印度阵风战机的表现上,给了孟加拉国极大的信心,能在实战中站得住脚的战机,才是他们最看重的。 再说到巴基斯坦,歼10C能够在这个国家获得首个海外订单,也并非偶然。 作为第一个购买歼10C的国家,巴基斯坦不但迅速将战机投入使用,还在与印度的对抗中,充分展现了其强大的空中作战能力。 巴基斯坦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尤其是那些在军购上本就谨慎的中小国家。 孟加拉国的选择,无疑是确认了歼10C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而紧随其后的订单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这也给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的国家,带来了启示。 东南亚的印尼和马来西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空军现代化的难题,印尼仍在使用上世纪80年代的F-16,马来西亚的“鹰”式战机也接近服役年限,这些国家急需一款既能满足作战需求又具备高性价比的现代化战机。 歼10C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在性能上可以满足其需求,还能与之前采购的防空系统和无人机形成有效的作战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歼10C没有西方战机那种捆绑式的附加条件。 在国际军贸中,西方国家的装备常常附带政治要求,购买者往往不得不在外交上做出让步,这对于一些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可承受的负担。 而歼10C则不同,中国军售的规则简单直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加任何附加条件。 对于许多中小国家来说,这种透明、公平的交易模式,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没有“政治附加条件”的压力,很多国家就能更加专注于装备本身的实际需求。 中国的军售“无附加条件”这一点,简直是抓住了发展中国家的痛点。 相比于美国的F-35,购买歼10C没有任何需要“听话”的规定。 这使得购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配置和升级装备,而不必担心受到政治制约。 这种“自由选择”的特点,成了歼10C赢得全球市场的一大法宝,正如一些军事专家所言,购买西方战机就像是租房子,总是有条件和限制,而购买歼10C,则更像是买房子,想怎么用,怎么装,完全由你自己说了算。 随着歼10C订单的逐渐增多,更多国家的目光也逐渐聚焦到了这款战机上。 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的采购意向,不仅意味着歼10C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也预示着中国军工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出口时代。 歼10C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着与西方主流战机不相上下的技术水平,更因为它具备了市场上少有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无论是巴基斯坦的实战检验,还是孟加拉国的战略需求,歼10C的崛起都离不开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 它用性能赢得了认可,用价格打破了束缚,用“无附加条件”打开了国际军贸的新局面。 接下来的每一步,无论是增加订单,还是扩大影响,歼10C都将在全球军售市场上继续大展拳脚,成为许多国家空军的首选装备。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