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宴晒了38万份子钱 结果凌晨被人拎走整箱现金? 这小偷居然是“网络熟人”! 江西余江的彭先生刚办完儿子婚礼,把份子钱、陪嫁钱全塞行李箱里,想着过两天存银行。凌晨四点,监控里窜出个男的,拎着箱子就跑——警方一查,小偷彭某跟他同姓,却压根不认识! 彭某的贼心是刷视频刷出来的:他看见彭先生发的婚宴视频,满桌红包堆得老高,配文“铁山彭总总算办齐了”,当场就动了歪念头。更绝的是,他翻了彭先生半年的动态,连接送孩子的时间、常去的早餐店都摸透了,评论区互动里扒出住址,跟踩点似的。 不是熟人作案,是“网络偷窥作案”——你以为晒的是“幸福账单”,人家盯着的是“可乘之机”;你回复“今天去XX银行取钱”,人家记的是“这家伙有现金”;你晒孩子的校服,人家算的是“几点没人在家”。 我昨天还刷到个阿姨,晒刚买的金项链,配文“攒了三年的钱”,底下还回复“在XX商场三楼买的”——这不是给小偷递“购物路线+值钱物品”的线索吗? 小偷早不是“碰运气”了,是“看你动态找目标”。咱们晒日常的时候,能不能多留个心眼:别把“具体地址、大额财产、作息时间”挂在网上,哪怕是“幸福的小细节”,也可能变成“危险的信号”。 你们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危险分享”?比如晒刚提的车、晒房产证编号、晒大额红包?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敲敲警钟——幸福要晒,但得“捂着点”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