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方表示,如果中国对台发动武统并划设禁航区,美方不得不击沉中方军舰,蔡正元则表示,如果美国攻击中国军舰,美国自己遭遇到的损失将会更大!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5月23日,根据岛内媒体报道,蔡正元表示,美国军方有一个构想,那就是要在很远的地方击中大陆的军机和军舰,从而实现介入台海的构想。 台海局势就像一颗不断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刺而爆裂,而这个气球的另一端,美国的军事行动让人揣测不已。 美军高层放话说,如果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动武,并且在台海周围设立禁航区,那他们可能不得不采取措施,甚至“击沉中国的军舰”。 听起来,这话让人紧张,但也不乏让人好奇的地方:美国真敢吗?真的能做到吗? 美国这一番言论,其实也暴露了他们一个不小的担忧——他们害怕自己被卷进台海冲突,但又不甘心错过这场大戏。 于是,美军脑洞大开,提出了一个看似高大上的“远程打击”战略,简单来说,他们希望从远离中国的地方,通过导弹、无人机等手段,直接打击中国在台海的军舰和飞机。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能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进入中国防御圈内的危险,又能借着高科技的远程打击来显示其全球霸权的力量。 问题是,这个战略听起来是很酷,但真要实施,难度可不小。 首先,台海离中国大陆实在太近了,想从关岛、冲绳或者美国本土发射导弹,得花上几个小时才能飞到目标,而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如东风-21D、东风-26的射程可直接覆盖第一岛链。 这意味着,只要美军的导弹稍微离开自己的基地,中国就能立刻做出反应,指向美军的导弹发射源头。 说白了,这不是“躲远远的放冷枪”,而是“钻进了人家的防空网”。 再说说中国的反介入体系,美军想从远处出手,想必他们没有低估中国的实力,只是忽略了其威力。 中国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想象,而且在飞行轨迹上极为灵活,现有的反导系统根本追不上。 这种“闪电般”的速度和灵活性让美军的计划变得不那么靠谱。 而且,我们的反介入体系,不仅仅是导弹,空间领域的反卫星技术同样让美国在获取情报方面变得困难重重,如果卫星的视线突然模糊,情况就急转直下。 美国军方的这些“远程打击”构想,似乎忽视了另一个硬伤,那就是后勤保障。 在太平洋上,美军的舰艇要保持远程行动,必须维持庞大的补给线,但这一点也不如想象中那样简单。 长期的远程作战必然带来巨大的后勤压力,一旦补给线出现问题,美军的战力会立刻受到制约。 而中国海军的潜艇隐蔽性强,能够悄无声息地接近美军的补给舰队,随时可能成为“猎物”。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过长时间战备演练的现实。 更何况,中国的制造业和军工能力一流,短时间内能够恢复丧失的装备和兵力,而美国制造一艘航母需要的时间和资源,简直可以让人头大。 话说回来,这些美军的远程打击方案听着高大上,实则漏洞百出。 台海如此之近,中国的导弹几分钟就能达到,而美军从关岛或其他更远的地方起飞,至少得几个小时才能到达战场。简直是“飞不过来的隔山打牛”。 蔡正元最近的言论可谓正中要害,他认为如果美国真的敢攻击中国的军舰,那将是自讨苦吃,损失的将远远大于中国。 美国的军舰、战机等作战平台,虽然高端先进,但在中国强大的反介入防线面前,实在没有太多的优势可言。 而中国的海军、空军、火箭军和后勤系统的协调性,无论是从速度上还是效率上,都远超美军想象。 至于美国介入台海问题的真正动机,我们不得不提到他们“台独”的算盘。 美国近年来不遗余力地支持台湾的“台独”势力,向台湾出售武器,频繁派军舰军机“访问”台湾,背后不仅是要在亚太地区维持自己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台湾来牵制中国。 台海的稳定与和平,还是要回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上,中国坚持和平统一,但“台独”势力的顽固行为和外部势力的干预,显然让局势变得复杂而危险。 无论如何,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而美军的远程打击构想,终究只能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考验,将是在现实中展开的战略较量,而如果美军真的冒险介入,恐怕他们的损失将比他们预想的更大。 这场博弈,最终还是归结到一个问题——谁能在这场紧张的对抗中保持冷静,谁能在关键时刻“稳得住”。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