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劝我大度 受委屈的是我 又不是你替我掉的眼泪 之前总觉得“退一步”是修养,后来发现退多了,别人真把你当软柿子——你妥协的次数,成了他们得寸进尺的底气。 上周跟同事合作,我多做了大半活,功劳被她抢了,领导还说“年轻人要学会吃亏”。我直接把工作记录甩群里:“我不欠谁的,没必要装大方当冤大头。” 真正遇事才懂谁真心:我妈没劝我“算了”,反而说“该争的就得争”;平时喊“姐妹”的闺蜜,倒说“这点事至于吗”——原来“真假”从来不是甜言蜜语,是你受委屈时的立场。 不是没有脾气,是不想随便发;但“忍”也得有底线:你把心情好时的“翻篇”当豁达,别人却把你的好当理所当然。自己走的路、自己扛的苦、自己挣的钱,才是底气——不是别人嘴里的“大度”。 昨天刷到句话特戳:“除了生死都是擦伤,但擦伤也得擦药吧?”凭啥我受了伤,还要笑着说“不疼”? 你们有没有过“明明自己受气,却被劝着要大度”的时刻?评论区聊聊——我上周买奶茶被店员怼,朋友说“算了”,我直接找店长要了句对不起,这口气,我咽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