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俄罗斯两位高官来华,与中国谈成大生意,中俄用实际行动回应西方,越是设限越

芸霄记史 2025-10-07 15:46:43

[微风]俄罗斯两位高官来华,与中国谈成大生意,中俄用实际行动回应西方,越是设限越要合作,欧盟能看懂吗?   九月底,北京迎来了几位不一般的俄罗斯客人,俄罗斯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带队专程奔赴中国,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坐下来,好好谈了次“大买卖”。   这不是简单的寒暄,而是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经贸合作分委会的第28次正式会议。这个机制已经运行了几十年,每年轮流开,主题从能源到投资,内容丰富得很。   在这之前,两国刚刚开过高规格的能源战略会谈,紧接着又是这次重磅经贸磋商,节奏比前些年明显加快了,信号很清晰:面对当前变幻莫测的外部局势,中俄正在把合作步伐踩得更紧。   这时候的国际大环境,可不是以往那个样子。美国拿俄乌冲突大做文章,甚至逼欧盟对中国加税,拼命搅局。   乌克兰也频频喊话,希望中国“加把劲”,把力量用在他们想要的方向上。   就在各种外部声音此起彼伏的时候,中俄还是按计划见面,没有一丝动摇。这份坚持本身就是宣言:我们自己的路,外界谁都别想插手。   两国还专门把这个写进了会议共识,让外界清楚地知道,合作不会受干扰,未来只会越走越深。   细数近年中俄经济联动,数据好到让人眼红。中国的机械、汽车、消费品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俄方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则源源不断流入中国。   两国产业互补得天衣无缝,大会上双方主要梳理能源合作,像管道运行、天然气扩容、新能源通道等,逐条敲定细节。   对北京来说,这是能源多样化的关键,对莫斯科而言,是出口稳定的“安全阀”。   这边谈得热火朝天,那头西方又开始忧心忡忡,美国整天操心怎么限制中俄,欧盟则在关税与能源价格之间骑虎难下。   本想通过外部压力分化中俄,谁知道反倒促成了双方越走越近。产业结构互补、贸易结算创新,这合作已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实打实的战略选择。   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资源和地缘支撑,俄罗斯要中国的市场和设备,谁也离不开谁。   当然,经济背后也有安全考量。俄乌僵局、欧洲能源焦虑、“印太战略”捣腾不止,中俄此番互动,其实也是彼此在东西方向上给对方留后路。   假如俄罗斯扛不住压力动弹不得,中国在亚太压力也只会加大。反之,如果两国稳住盘子,东欧和东亚的格局就都多了点可操作空间。   至于欧洲,看似对中俄关系有诸多不满,实则自己对能源和中国市场的依赖并没少半分。对华加税、能源外采,招招自损。   倒头来看企业账本,发现中俄成了新标杆,利益面前,政治噱头根本站不住脚。   这场会谈,有人说是“例行公事”,但在现实中它更像一场硬桥硬马的较量。列舍特尼科夫访华,不只是表面热闹,更是后面大批合作项目静悄悄启动的信号。   无论世界风声多大,合作的步子不会慢下来。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