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买港股,科学家进高校,资本抄底文旅,爱走捷径的韩国人密集押注中国

数据读城 2025-10-06 22:56:20

近日,韩国已正式宣布向中国团体游客开放免签入境政策,这是看准了中国游客人均近90万韩元的消费力,对韩国经济有着显著拉动作用。与此同时,一向爱走捷径的韩国人,正通过购买中国股票、到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抄底收购中国文旅等举措,密集押注中国,搭上中国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 韩国散户看好中国新能源、科技板块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企业正在造船、半导体、高端家电、新型显示、汽车等产业领域对韩国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这反而成为韩国投资者在中国股市上的重要选择标准。 2024年下半年以来至今,中国股市成为了韩国散户进行海外投资的重要市场。据韩国官方数据,韩国投资者在今年7月份时对中国股市的累计交易额为54亿美元(380多亿元人民币),看好程度仅次于美国股市,而8、9月,韩国散户的投资资金有增无减,特别是港股市场,屡屡创下资金新高。 韩国散户甚至无需纠结哪一支中国股票更值得购买,只要是和韩国巨头企业能打得有来有回的中国企业,都是绩优股,比如动力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对标三星的小米也是如此,中国的互联网巨头更是重点投资对象。 和日本同行一样,韩国顶尖学者进入中国高校和机构 近年来有大量日本学者和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重量级科学家来到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现在这股风潮已经卷到了韩国学界。 出于各种原因,到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任职的韩国高端科研人才呈稳定增长态势。比如,今年4月,碳纳米管领域国际权威专家、前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集成纳米结构物理中心主任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李永熙入职湖北工业大学,全职领导半导体与量子研究所,主攻的碳纳米管技术被视为下一代半导体与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此前,理论物理学家、韩国高等研究院前副院长李淇明在退休后也加盟了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这两位韩国“国家学者”称号获得者的中国行,为中国半导体、量子技术等尖端领域带来了高端助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十余位退休的韩国顶尖学者到中国高校任职,是历年来的新高。对此,有韩国媒体表示,还是有部分韩国教授婉拒了中国机构的邀约,虽然他们表示非常羡慕中国当下的科研环境和优厚待遇。 曲线进入,韩国资本抄底中国文旅项目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引发中国民众热议的,是韩国资本对中国文旅项目的抄底,韩国资本真的只是抱着盘活中国困境资产进行盈利的目的而来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如何守护? 今年9月,韩国资本已经完成对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的全资收购,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和IP植入,目前暂无明显的韩国元素。而在此前,韩国资本已经收购了海昌4处极地海洋馆,目前韩国资本在中国文旅领域的立足城市已有青岛、成都、天津、武汉、苏州。其中,苏州项目还与上海迪士尼共享地铁11号线。 多方共赢的同时,风险潜藏 韩国密集押注中国,一定程度上为部分市场和产业领域带来了资源与活力,目前来看,韩国散户、韩国科学家、韩国资本都有所获益,中国股市处于上升期,部分科研领域有新成果产出,原本经营困难的文旅项目营收大有起色。 但风险在于,股市波动是必然,韩国散户对中国股市的市场规则也缺乏深入的了解。科研领域的技术安全隐忧,韩国方面担心核心技术转移和流失,影响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中国机构同样有此担心。最大的争议还在于韩国资本对中国文旅项目的更新改造,韩资带来了运营经验,但收益外流还是小事,文化融合和本土文化IP如何避免外流才是关键。

0 阅读:11
数据读城

数据读城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