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中方船长后,法国陆军参谋长警告:做好战争准备! 2025年10月1号那天,法国海军直接在靠近自家的海域动手了,派了12个特种兵坐直升机索降,90秒就控制了驾驶舱,把这艘船押进了圣纳泽尔港——那可是北约的核心军事基地,连对外通信都要审批。 被抓的不是别人,是船上的中国船长,连大副也一起被拘留了,法国这边动作快得蹊跷,事后才慢慢放出话来,说这艘船有问题,原来这船挂着非洲贝宁的国旗,却藏着不少猫腻。 一年之内改了四次名字,2024年还叫Varuna号,今年4月换成Kiwala号,后来又成了Pushpa号,被扣的时候叫Boracay号,不光改名勤,注册地也换个不停,加蓬、马绍尔群岛、蒙古都挂过号,典型的“影子舰队”套路。 西方对这支舰队盯了很久了,欧盟说大概四五百艘船在帮俄罗斯偷运石油,每年给俄乌战场送40%的资金。这艘船9月20号从俄罗斯圣普里莫尔斯克港出发,装了75万桶原油要去印度,刚好撞在枪口上。 更让法国抓着由头的是,9月22号它在丹麦哥本哈根附近晃悠时,当地上空出现了不明无人机。24号船往南走,附近机场又闹了无人机骚扰。法国一口咬定这船要么是发射平台,要么是诱饵。 船长没配合调查,法国检察官问船的真实底细,他一句不透露,这反倒让法国人更认定有猫腻,放话说明年2月要开庭审他。可这边人刚扣下,那边法国陆军参谋长皮埃尔・席尔将军就放了句硬话,说“法国军队得最早在今晚做好高强度战争准备”。这话听着挺唬人,像是怕谁来抢船似的。 其实法国这步棋早有铺垫,北约从2024冬天就搞了“波罗的海哨兵行动”,打着保护海底设施的旗号,把波罗的海当成了重点防控区。 那时候美国大选没出结果,各国还不敢太放肆,等2025年4月选完,爱沙尼亚先动了手,扣了当时还叫“吉瓦拉号”的这艘船,理由是手续不全。没过几天,爱沙尼亚还修了法,说军队能对可疑船开炮甚至击沉。英国跟着凑热闹,5月宣布制裁一百艘疑似避制裁的油轮。 法国敢这么干,也是仗着北约的势,圣纳泽尔港作为核心军事基地,扣船在这儿等于把北约拉来背书。可嘴上喊着战争准备,实际行动却露了怯。你猜怎么着?才过了两天,10月3号法国就把船给放了,连扣着的人也放了。这变脸速度快得让人咋舌,之前的强硬警告像喊了句空话。 有人说这是因为俄罗斯施压,也有人觉得法国根本没底气真开战,毕竟俄罗斯那支“影子舰队”到2025年初已经有343艘船,77%都在西方制裁名单上,真要硬碰硬,法国未必占着便宜。 更别说马克龙政府一直想靠对外强硬拉支持率,之前还有人说打以色列能让支持率飙到80%,可真对上俄罗斯,还是没敢下死手。 这事儿里最憋屈的得是中国船长,好好开着船,突然被特种兵按头逮捕,还成了国际博弈的棋子。虽然人先放了,但明年2月的庭审还悬着,西方那边认定他参与了“避制裁运输”,后续怎么判还不好说。中方这边的态度虽然没明说,但这种牵涉公民安全的事,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法国陆军参谋长那番“战争警告”,现在看更像虚张声势,卸任的前参谋长布克哈德早在8月就喊过,说西方主导的时代过了,得准备艰难日子,还让欧洲团结起来抗衡中美俄。可真到动真格的时候,法国还是怂了。毕竟现在的战争早不是高科技武器能包打的,俄乌战场上无人机比导弹还管用,欧洲军力到底够不够用,他们自己心里门儿清。 说到底,法国扣船是想在北约里刷存在感,警告是想撑场面,最后放船是认清了现实。这一扣一放之间,把西方想打压俄罗斯又怕引火烧身的矛盾心态暴露得明明白白。而那位中国船长的遭遇,不过是这场大国博弈里一个让人揪心的小插曲,后续怎么发展,还得盯着明年的庭审和各方的动作。
乌克兰这下危险了,大概率俄罗斯会动用核武来解决乌克兰,因为不用核武不行了,核武的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