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叶芸来陷入了绝望,他明知安庆守不住,却也无法撤退。叶芸来想保存有生力量,奈何陈玉成不同意,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有两位善于的守城的太平军名将,林启荣、叶芸来。可惜,他们身不由己,明知城池守不住,却无法撤离。 叶芸来,广西老兄弟,陈玉成麾下猛将,防守安庆,与湘军主力展开激战,让曾氏兄弟吃尽苦头。 1860年,李秀成、陈玉成联手摧毁江南大营,旋即东征江浙。此时,湘军趁虚而入,主力围攻安庆,威胁太平天国西大门。 湘军趁人之危,陈玉成下令叶芸来顽强抵抗,争取到自己回来。但是,叶芸来难以坚守,因为局势太糟糕了。 1859年,陈玉成封锁长江,阻止韦俊投奔李秀成,挑起和州冲突。韦俊惹无可忍,干脆投降胡林翼,成为太平天国劲敌。 韦俊率兵攻打枞阳,夺取城池,安庆东大门落入湘军之手。 枞阳丢失,意味着什么?叶芸来退路被截断,最大粮食运输通道没了,安庆后勤补给非常困难。 安庆三面环水,太平天国没有水师,无法确保水面补给线。枞阳不丢,太平军可以通过菱湖运送粮食,陈玉成坑了自己。 湘军“结硬寨,打呆仗”,凭借强大的水师与后勤与太平军死磕,叶芸来显然难以招架,他连太平军的粮草问题都难以解决。 陈玉成要求坚守,让叶芸来支撑一阵子,等自己回来之后内外夹击湘军。 陈玉成的计划是:太平军分两路围攻武昌,采取围魏救赵战术,迫使湘军主力回援,然后半路将其消灭,最后与守军夹击安庆湘军。 计划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李秀成与陈玉成关系不好。李秀成不想配合陈玉成,西征武昌不积极,太平军没能会师武昌。 李秀成拖延进军速度,陈玉成在黄州等不及了,因为叶芸来已经难以支撑下去。湘军封锁安庆,依托堡垒围困城池,安庆陷入粮荒。 叶芸来多次告急,陈玉成无法继续在黄州等待李秀成。陈玉成立刻返回安庆,在集贤关扎下大营,准备直接救援安庆。 陈玉成回来,太平军士气旺盛,多次与湘军激战,尽量确保陆地粮草安全。但是,程学启关键时刻背叛叶芸来,导致北面粮道丢失。 程学启,与叶芸来是连襟关系。程学启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作战十分勇猛,得到叶芸来赏识。 为了拉拢程学启,叶芸来把自己夫人的妹妹嫁给程学启,为他生儿育女。平日征战,叶芸来对程学启多有提拔。 叶芸来、程学启平日关系很好,奈何局势发生了改变。程学启眼看大势已去,为了求得活路,干脆投降湘军。 程学启投降,让叶芸来陷入困境,北门数座营垒丢失,陆地运输粮食通道被截断,安庆就是一座死城。 湘军非要打持久战、消耗战,叶芸来能怎么办?保存有生力量,东山再起才是王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安庆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叶芸来看得很清楚。如此,叶芸来派兵突出重围,向陈玉成说出自己的想法,希望突围而出,保存有生力量。 陈玉成如何做?陈玉成也知道安庆难以继续坚守,但这里是他的大本营,一旦丢弃安庆,洪秀全必定追究责任,里外不是人。 太平天国后期,推行封地制,诸侯王把封地看得比生命还重。安庆丢失,陈玉成根据地就没了一大半,没有根据地,陈玉成就没发言权。 如此,陈玉成拒绝突围,不允许叶芸来把太平军撤出来。陈玉成希望放手一搏,让太平军以血肉之躯直接冲向湘军坚固的防线。 陈玉成不允许撤退,又把太平军投入“绞肉机”之中。太平军很勇猛,但湘军依托坚固阵地,以密集炮火还击,太平军除了死伤惨重,毫无意义。 1861年9月,安庆陷落,城内太平军已经饿得连拿起武器战斗都困难。叶芸来不愿意束手就擒,依旧与湘军血战厮杀,力竭被擒,不屈而死。 安庆之战,叶芸来真的绝望了。韦俊拿下枞阳,最大粮食通道被截断,退路也没了。李秀成不配合攻打武昌,围魏救赵战术失败。妹夫程学启投降湘军,北面粮道也没了。 湘军“结硬寨,打呆仗”面前,叶芸来经不起消耗,他希望保存有生力量。但是,主帅陈玉成不同意,非要死守安庆,叶芸来也只能死磕,力竭而死。
1861年,叶芸来陷入了绝望,他明知安庆守不住,却也无法撤退。叶芸来想保存有生力
醉卧桃花坞
2025-10-06 18:03:47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