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河财经】熟悉安史之乱的同学们应该明白,军队一旦与财阀相结合的可怕后果 你知道安禄山能在范阳起兵15万,靠的可不是朝廷那点经常拖欠的军饷!他在河北当节度使时,第一步就把当地的盐铁、粮食生意攥在了手里——那些垄断盐业的大商帮、掌控万亩良田的豪强地主,之前被朝廷的“租庸调制”压得喘不过气,安禄山一上来就承诺“免三年赋税,盐利分半”,这帮财阀立马像打了鸡血似的,把仓库里的粮食、银钱往军营送,连自家的私兵都编入了安禄山的“曳落河”精锐。你想啊,军队有了财阀给的“无限补给”,还会听远在长安的皇帝调遣吗?根本不可能! 更要命的是,这种结合直接断了中央的“财路”。唐玄宗后期,河北的赋税占全国的1/3,可安禄山和财阀勾结后,硬是把这笔钱全截留在了地方——财阀帮安禄山隐瞒田产、偷税漏税,安禄山则派军队保护财阀的商铺不被官府查抄。有次朝廷派御史去河北催缴赋税,刚到范阳就被安禄山的部将拦住,身后跟着十几个腰缠万贯的盐商,明摆着“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中央拿不到钱,连禁军的军粮都快供不上了,哪还有力气制衡地方?这就是军队绑上财阀后的第一个恶果:中央彻底失去经济控制权! 安禄山的军队为啥战斗力这么强?除了财阀给的钱,更关键是“利益绑定”。他手下的将领,大多娶了当地财阀的女儿,比如大将史思明的老婆,就是幽州最大粮商的千金——将领们打胜仗,财阀能拿到更多的土地和特权;财阀赚了钱,又能给军队更新装备。当时安禄山的士兵,每人都有两匹战马、一副明光铠,而长安的禁军,好多人连盔甲都是生锈的旧物。这种“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军队,打起来根本不要命,因为他们不是为朝廷打仗,是为自己的家产打仗! 你以为安史之乱平定后就完了?错了!这事儿开了个坏头,后来的藩镇节度使,全学安禄山那套。比如河朔三镇的李怀仙、李宝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和当地财阀拜把子,承诺“军权归我,财权分你”。结果呢?河北几十年不向中央交一分税,节度使父子世袭,财阀垄断了所有赚钱的行当,老百姓苦不堪言。唐朝从那以后就像被抽了筋,明明还是个大国,却连平定个小叛乱都要靠借钱,最后走向灭亡,根子就在这军队和财阀的“死结”上! 你知道吗?唐玄宗早期其实有机会避免这事儿!当时宰相张九龄就提醒过,不能让节度使兼管“营田使”(管财政),可唐玄宗被李林甫、杨国忠忽悠,觉得“让节度使自己管钱,朝廷更省心”。结果呢?省心变成了闹心,最后把大唐的盛世都给搅黄了。这就说明,一旦给了军队掌控财权、勾结财阀的机会,再强大的王朝也扛不住! 有人说“财阀是军队的粮仓,军队是财阀的保镖”,这话太精辟了!但这种“保镖与雇主”的关系,一旦凌驾于国家制度之上,就是灾难。安史之乱里,多少百姓因为军队和财阀的争斗家破人亡?多少良田因为军队抢粮变成荒地?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琅河财经】熟悉安史之乱的同学们应该明白,军队一旦与财阀相结合的可怕后果 你
小辰读商业
2025-10-06 10:47:25
0
阅读:1216
小二上壶茶
都说了,本质上就是河东世家与关陇世家的再度pk而已。河东世家从根本上来说就没赢过,所有脾气上来就是倔,非要分一个胜负出来而已。
小二上壶茶 回复 10-07 00:54
我不够简单明了,关陇集团河东集团是不是从南北朝开始就互相怼了几百年,秦汉隋唐是不是世家当主,你们说我文盲,那你们这些东林党的站出来说一下,怎么不是文盲啊。地摊文,我现在跟你们进行学术讨论吗,我的对象是历史教授还是历史系学生。总想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人身上,我只看事实。
用户12xxx25 回复 10-07 00:06
分辨文盲标准很简单。唐朝世家论,明朝文官论。清朝国土论。这几个论点就是典型的文盲地摊历史,还有就是杨广。嬴政。和魏忠贤。再加个老蒋。只要是把这四个吹上天的。就是典型的文盲。
叹众生不肯回头
草包一样,唐明皇朝廷的弱智制度和用官方式,伤害了一个国家的人,才导致了造反的悲剧和恶果。
闲云野鹤
玄宗后期,朝政已经全面败坏,首先是西域,与吐蕃交战失败,丝绸之路断绝,损失了大笔商税和贸易利润。而朝廷骄奢淫逸,大笔花钱,没了就向地方征收,小农大多破产,土地被豪门大户兼并,豪强们的税地方官征不到,反过来对小农平民压迫更甚。安禄山一个胡人,但他造反时手下的兵将大多是汉人,而唐廷平叛,大部分用的是边疆胡兵,安、史先后身亡,可叛军坚决不降,谁更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