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连夜宣布了针对东方大国港口运输“直接宣战”,202

小庆解说 2025-10-05 19:18:40

最新消息,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连夜宣布了针对东方大国港口运输“直接宣战”,2025年10月14日起,靠泊美国港口的中资船舶和汽车运输船将收费。特朗普的具体收费标准是每净吨50美元,每个集装箱120美元,而且“以后每年都会涨”。 这可不是普通的港口费,分明是瞄准中国航运的“精确打击”。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0月3日刚公布细则,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收50美元,中国建造的船舶每净吨18美元或每集装箱120美元取高者。一艘万箱集装箱船单次靠港成本骤增40%,这些钱最终会由谁买单? 看看白宫设计的收费表就知道,这是场蓄谋已久的博弈。费用分四年阶梯上涨,到2028年对中国船东的收费将涨至每净吨140美元。他们试图打造排除中国的独立航运链,却忘了全球造船市场81%的份额在中国手中。 中国造船业手握全球半数以上订单,美国那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想用行政手段逼国际航运公司“弃华选美”,就像要求全世界不买中国手机一样不现实。地中海航运、马士基这些巨头只需调整航线,把中国造船舶放到欧洲、南美航线上,美国政策就打了水漂。 中远海运成为受影响最重的企业,其船队中59%运力来自中国船厂。但航运联盟灵活的舱位互换机制,给了中国企业迂回空间。全球供应链像张蜘蛛网,触动一处,整张网都会颤抖。 中国政府早在9月底就修订《国际海运条例》,亮出法律武器。新规明示可对歧视性措施采取反制,包括收取特别费用、限制港口准入甚至切断海事数据服务。这套组合拳让美国航运企业心头一紧。 美国农场主和消费者很快会感受到压力。每个集装箱可能涨价600-800美元,这些额外成本将推高美国市场物价。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董事一针见血:“魔鬼在细节中”,美国私募资本深度参与航运资产,若中国反制范围扩大,波及面将远超预期。 全球航运规则制定权之争已拉开帷幕。美国试图用港口费重塑产业链,中国则以法律武器应对。当10月14日来临,这场对决将检验谁才能真正主导贸易规则。 观察家们注意到,美国业界自己对政策也“一头雾水”。执行细则迟迟未出,业内猜测可能延后数月。白宫这场孤注一掷的赌博,连自己人都心里没底。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商用船舶制造国,手握造船业这张王牌。美国港口近三成停靠量来自中国造或运营的船舶,一旦减少,港口运力将立刻出现缺口。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实在不算高明。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沉稳出招。既不主动挑衅,也不畏首畏尾。法律反制与产业优势双管齐下,展现出成熟大国的定力与智慧。 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航运巨轮依然穿梭往来。但船东们心里都清楚,两大经济体间的规则博弈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小庆解说

小庆解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