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里哪一样东西不同的叫法最多? 我现在发现,玉米大概是上海话里叫法最多的东西

必许要小心了 2025-10-05 18:44:53

上海话里哪一样东西不同的叫法最多? 我现在发现,玉米大概是上海话里叫法最多的东西了。 我从小生长在上海市中心,对于“玉米”(图1、图2),从小到大市区里的上海话只有一种说法,“珍珠米”。 但是,后来,大概2000年以后,上海市区里讲上海话开始越来越少了,讲普通话开始越来越多了,渐渐地很多上海小孩,即使讲上海话,也是按普通话的发音和方式来讲,就比如这个“珍珠米”,很多上海小孩要么会说成“yue mi”(发音类似上海话的月米),要么说成“ŋue mi”(发音类似上海话的肉米)。每当我听到这些讲法,我都会给他们纠正:上海人不是这样讲的,上海话里只有一种讲法,叫“珍珠米”,记住了吗? 但是,现在随着地铁交通的发达,我经常跑到上海各个郊区去兜兜逛逛,这才发现,是我孤陋寡闻了[捂脸],原来在上海话里,玉米的叫法有这么多,不止“珍珠米”、“玉米”,各种各样的叫法,玉米大概可以算是上海话里不同叫法最多的东西了。 比如,上海有地方把“玉米”叫做“黄米”,为什么呢?因为玉米成熟后打下了的玉米粒是黄色的。想想也蛮有道理哦。 但是,还有地方把“玉米”叫“大米”,因为玉米的颗粒比较大![捂脸]可我的印象当中,不是图3的才叫大米吗? 另外,还有地方叫“珠珠米”,这个我能理解,大概是“珍珠米”的谐音。 另外,还有地方叫“鸡头黍”,这个又搞不懂了。小时候听说过“鸡头米”,就是“芡实”,但是玉米为什么会叫“鸡头黍”呢?但是有些地方有把玉米称为“黍”的,所以,再想一想,也能理解。 但是,我到了上海南边一点的郊区,那边居然叫“六角”,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六毛钱”的意思,后面解释了知道,原来是“六谷”,古时候有“五谷丰登”的说法,当时我国古代还没有玉米,等玉米传进来了,就变成第六谷了,所以叫“六谷”。 但我跑到的上海靠北边的郊区,叫法又让我摸不着头脑了,叫“番麦”。 这又是什么意思? 总而言之,“珍珠米”、“玉米”、“珠珠米”、“大米”、“黄米”、“鸡头黍”、“六谷”、“番麦”,就我自己听到耳朵里的叫法已经有8种了,不知道各位广大的网友,你们那里是怎么称呼玉米的,你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叫法?我来统计一下,不知道能不能统计出20种来?

0 阅读:72
必许要小心了

必许要小心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