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不等敌人用刑,他直接哭跪求饶,说啥都愿招;敌

秋水伊人行者 2025-10-05 08:46:22

1930年,红军军委书记罗南辉被捕。不等敌人用刑,他直接哭跪求饶,说啥都愿招;敌人放他测试,他反倒拽着监狱大门不肯走! 主要信源:(央视网——罗南辉:喋血长征的青年将领(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 1930年冬天,万县这个地方冷得刺骨,长江的水哗哗地流着,街上雾气蒙蒙的。 就在这么个时候,一个叫罗南辉的年轻人被国民党反动派给抓进了监狱。 这事说起来有点蹊跷,因为罗南辉一被抓,就赶紧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可等到国民党要放他出去的时候,他反倒赖在牢里不想走了。 国民党的人一头雾水,搞不清这小子到底是真共产党还是假装的,为啥有自由不要,非蹲大狱不可。 罗南辉是四川人,家里穷得叮当响,小时候长得瘦小,爹妈养活不起,就送他去水烟铺当学徒。 那会儿世道乱,老百姓日子难过,水烟铺没生意,很快就关门了。 罗南辉没了饭碗,正好家附近有支川军部队招兵,他就跑去当了兵。 在那队伍里,他能吃饱饭,还能学点本事,心里慢慢明白了,这世道太苦,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热里。 1927年初,罗南辉加入了共产党,他刻苦学习,表现好,上级看重他,后来当上了营长。 当营长那会儿,罗南辉听说彭县有个恶霸叫杨监于,仗着有枪有势,乱收百姓的税,搞得大家粮食都被抢光。 罗南辉气不过,请示上级后,带部队去收拾杨监于。 杨监于想拉拢罗南辉,摆酒席送大洋送田地,可罗南辉不吃这套,他知道那些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后来罗南辉干脆利落,把杨监于一伙歼灭,东西还给了百姓。 老百姓感激得直哭,罗南辉心里也热乎乎的,他自己是穷苦出身,知道农民的不易。 1928年,罗南辉去万县接任。 罗南辉急着赶路,到万县时灰头土脸,衣服破旧。 他没顾上收拾,直接去春来茶馆接头,没想到万县的地下组织出了叛徒,茶馆早被国民党控制了。 罗南辉一进门,就被埋伏的特务抓住。 他身上还带着任命书,没来得及销毁,这下可危险了。 可奇怪的是,国民党没马上拷问他,反而装模作样审讯一番,说要放他走。 罗南辉多精明,一想就明白,这是国民党的计策,想,看他出去后联系谁。 于是罗南辉将计就计,在审讯时装成个胆小如鼠的乞丐,说自己是为钱才给共产党送信,不识字,啥也不懂。 特务头子王陵基亲自审他,见他又黑又瘦,一副可怜相,半信半疑。 罗南辉跪地求饶,哭哭啼啼,还说牢里有饭吃,不想出去挨饿。 国民党看他这样,真以为他是个小角色,关了一年多后,硬把他轰出监狱。 出狱后,罗南辉继续干革命,1933年带兵加入红四方面军,后来当上红三十三军副军长,打仗勇敢,长征也走过。 可惜1936年10月,他在甘肃会宁牺牲了,才28岁。 罗南辉这人,看着软绵绵的,其实骨头硬,用装傻充愣的法子骗过敌人,保住党的秘密。 那段赖在监狱的事,成了他机智的写照,说明革命者不光是硬拼,还得有脑子。 现在回想起来,1930年代那会儿,国民党白色恐怖厉害,共产党地下工作危险重重。 罗南辉的例子不是孤立的,历史上不少革命者都用类似方法周旋。 比如史料记载,当时四川军阀王陵基确实在万县一带镇压共产党,罗南辉的档案在国民党旧卷宗里有提及,虽然细节不多,但大意吻合。 这种“以柔克刚”的斗争方式,在党史上常有体现,突出的是策略灵活,不是蛮干。 罗南辉出身贫寒,参军后接触革命思想,这过程挺自然。 那时四川乱,军阀混战,老百姓苦,年轻人当兵的多,像罗南辉这样觉悟高的,容易走上革命路。 他惩办恶霸杨监于的事,反映出基层党员为民请命的担当。 这事在地方志上有模糊记录,说彭县确有土豪被惩办,但名字对不上,可能年代久远有出入。 总之,罗南辉不是瞎编的人物,他有血有肉,代表那代人的牺牲精神。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秋水伊人行者

秋水伊人行者

秋水伊人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