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学生不会说方言,只会说普通话的现象? 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只说普通话,

生活微观察社 2025-10-04 16:17:21

如何看待现在学生不会说方言,只会说普通话的现象? 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只说普通话,导致孩子不会说方言,而普通话却能达到标准一甲。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方言会不会消失? 無邀自來 題主所說的這個現象存在一定地域的差異性,這里就以我的家鄉為例罷。大城市的情況我並不瞭解,不過黔南地區縣、鎮的情況還算可觀。 首先不妨來了解一下原因(鑑於我也是學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 1.是本地人,但家長從小要求說普通話。且小孩沒有與家長使用方言交流的機會,丟失了語言交流的環境。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本地的外地人”。亦或是操著一口地普。 2.方言羞恥症, 這類學生對于方言的看法是“土”“說出來很丟人”。從小便被灌輸了不正確的思想觀念,認為方言可有可無。實在是一種悲哀。 3.社會環境與大勢所趨。在本世紀初,多地浩浩蕩蕩的推行了說普通話的運動。經濟的發展與交通方式的進步,各地的人們逐漸匯聚在一起。 地方語言結構雜糅,急需推行統一的交流語言。普通話便成了一種首選。 當然,實際情況更複雜。 評判事物要具有多面性,不能祇是褒貶其一。任何政策的推行都是有其好處的, 可是過度了就不行。放在語言演變的大角度下來看,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而結果卻不亞於時代洪流裹挾的無辜犧牲品。在我身邊同學看來,方言是人與人之間鄉情聯系的紐帶,承載著太多太多的故事,並且方言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不能拋之腦後的。首先要端正態度,明確方言的概念與重要性, 其後才能從教育上實施起來(我也漸漸發現,本地幼兒園有了方言的教程課, 中小學中方言的地位也在逐漸擡高,總歸而言這是一種正向的趨勢)。總之希望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敢講方言,會說方言。 個人觀點,懇請批評指正

0 阅读:0
生活微观察社

生活微观察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