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那个热闹的贾府里,丫鬟们的小圈子也挺有意思的。就拿鸳鸯来说吧,她是贾

闻史忆今阁 2025-10-04 13:32:45

在《红楼梦》那个热闹的贾府里,丫鬟们的小圈子也挺有意思的。就拿鸳鸯来说吧,她是贾母身边的大红人,从小在贾府长大,性格刚烈又忠诚。 有一次,她跟平儿聊天时,说了一串朋友的名字: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还有跟了史姑娘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加上平儿自己,总共十来个人。 她得意地说,这些人从小一起长大,什么话都说,什么事都做。 可你发现没?这个名单里,偏偏少了两个我们熟悉的角色——晴雯和司棋。这是为啥呢?难道鸳鸯的朋友圈还挑人? 鸳鸯是贾府的“家生奴”,从小在贾府混大,见惯了人情世故。她不像有些丫鬟那样爱攀高枝,反而特别重情义,比如后来拒绝贾赦的逼婚,那股子刚烈劲儿,让人佩服。 她的朋友圈里,袭人是宝玉房里的“老实人”,紫鹃是黛玉的贴心姐妹,彩霞、玉钏儿这些也都是各房的核心丫鬟。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大多稳重、忠诚,在贾府里混得不错,没出过什么大岔子。鸳鸯和她们从小一起玩,分享秘密,帮忙办事,感情自然深。这就像咱们现实中的发小圈,性格合得来,背景相似,就容易扎堆。 但晴雯和司棋为啥没进这个圈子呢?咱们一个个来看。 晴雯是宝玉房里的丫鬟,长得漂亮,手巧,性格却有点“刺头”。她心直口快,爱耍小性子,有时候还跟宝玉顶嘴。在《红楼梦》里,晴雯最后被王夫人赶出府,罪名是“勾引宝玉”,其实更多是因为她不懂低调,得罪了人。鸳鸯的朋友圈里,可没这种“叛逆分子”。 鸳鸯自己虽然刚烈,但她懂得分寸,知道在贾府这种地方,太张扬容易惹祸。她可能觉得晴雯太“野”,不合群。曹雪芹在《红楼梦》写晴雯被逐的时候,说她“性情爽利,口角锋芒”,这正好和鸳鸯的稳重形成对比。鸳鸯的朋友多是那种能互相扶持、不惹是非的,晴雯这种“火药桶”,自然被排除在外了。 再说司棋,她是迎春房里的丫鬟,后来因为和表弟潘又安私通,被抄出情书,闹得满城风雨,最后被赶出府。司棋这事儿,在贾府里算是大丑闻了。 鸳鸯的朋友圈里,死了的可人和金钏,都是因为各种原因早逝,但她们生前没闹出这么大动静。司棋的私情,触犯了贾府的道德底线,鸳鸯可能觉得这种人“不干净”,会连累自己。 从《红楼梦》“惑奸谗抄检大观园”里能看出,司棋的事让很多丫鬟都避之不及。鸳鸯是个聪明人,她知道在贾府混,名声很重要。朋友圈里要是混进个“问题人物”,万一哪天被牵连,那可就麻烦了。 这么一分析,鸳鸯的朋友圈其实反映了贾府内部的潜规则: loyalty(忠诚)和conformity(顺从)比个性更重要。 鸳鸯自己虽然有点叛逆,但她懂得在圈子里找“同类人”,大家一起抱团取暖。晴雯和司棋呢,一个太个性,一个太出格,自然被边缘化了。这不只是个人喜好,更是那个时代丫鬟生存智慧的体现。 贾府表面光鲜,内里却是个大染缸,一不小心就会摔跟头。鸳鸯的选择,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我有时候想,如果晴雯和司棋能像鸳鸯那样圆滑点,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是每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鸳鸯有点“势利”,但其实她也有无奈。贾府那个环境,丫鬟们就像浮萍,随时可能被风吹散。鸳鸯靠着自己的能力和人脉,混到了高位,但她心里清楚,朋友得选靠谱的。 后来贾府败落,她的这些朋友大多也没落得好下场,可见这个圈子的脆弱。我读《红楼梦》时,常为这些丫鬟叹息:她们在富贵窝里挣扎,朋友圈成了最后的避风港。可最终还是逃不过最后的轮回。 在那个看似繁华的贾府,每个人的选择都藏着深深的无奈。

0 阅读:14
闻史忆今阁

闻史忆今阁

从历史角度审视当下,以全球视野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