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AI搜索快速渗透:GEO五年内突破5500亿?

近期,刚刚兴起的GEO赛道首次赢得了全球顶级投资公司的战略投资:红杉资本向专注于GEO服务的美国公司Profound投资了3500万美元,这是Profound成立短短一年获得的第三次融资。

无独有偶,在SEO和SEM商业模式还非常稚嫩的1999年,谷歌的A轮融资也来自于红杉资本。

GEO是GenerativeEngineOptimization的缩写,意为“生成引擎优化”。作为AI时代的搜索信息优化形式,人们普遍认为GEO是基于谷歌百度等搜索平台SEO的进化迭代。

国内搜索引擎服务商海鹦云创始人戴桂生分析,“顶尖投资机构不仅是认可GEO的技术价值,更看好其作为下一代智能营销基础设施的商业潜力。”

据百度发布的《2025全球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市场白皮书》预测,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850亿元、2030年将突破5500亿元市场规模。

创投火热

GEO跑马圈地的蛮荒时代

一个月前,蓝色光标联合英诺天使基金,领投了北京清蓝智汇科技有限公司(“PureblueAI清蓝”),加上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的跟投,投资金额达千万元。

这家成立一年的清蓝AI,定位于一家AI营销技术公司,创始人均为清华及字节、阿里系团队。清蓝AI基于自研的混合模型架构、优化算法与AIworker平台,通过GEO技术为企业提供AI口碑营销与广告流量服务,帮助品牌提升在AI平台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图/清蓝AI官网

加上易点天下、明略科技等MarTech公司在今年陆续发布GEO技术工具、面向东南亚等地在全球范围扩张,这表明技术驱动的MarTech公司成为GEO生态格局中重要一极。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的文心一言协同百度的搜索、广告、云服务等业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提升核心平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企业在核心平台上开展GEO服务;知乎直答也正在探索AI搜索与GEO的边界。

多年从事互联网行业、海鹦云创始人戴桂生认为,中国GEO市场仍处于快速增长与不断整合的阶段,目前已形成三类主要参与者:全链路平台型服务商,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技术工具型公司。

头豹研究院《2025年中国GEO行业研究》也指出,“未来3年内GEO行业将以189.8%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迎来指数级增长。

GEO行业的大规模爆发,实际是对AI搜索这一新媒介入口产生的媒介需求的承接与响应。

本质思考:

新物种还是AI+SEO?

关于GEO这一AI原生媒介业务,GEO从业者也有多重思考。

钛镁AI是一家从整合营销服务逐步延展至营销全链路GenAI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GEO也是他们核心业务中的重要一环,他们也是国内比较早开始研究和提供GEO优化服务的公司之一。其创始人蔡晓旭告诉TOP君,SEO和GEO是有本质区别的。“现在我们说的GEO其实与原来的SEO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两者无论是从优化的目标、内容优化策略,技术手段、还是效果评估体系都是不一样的。”

“概括来讲,SEO的核心是提升内容在传统搜索引擎中的收录排名,也就是内容与结构权重的竞争。GEO针对的则是AI搜索平台,而生成式AI有着自己的答案生成机制,那么GEO优化就需要通过例如:AI对传播内容的语义理解和适配性优化、内容的结构化梳理(用AI更“熟悉”的结构)以及权威度的建设。简言之,就是通过多维度的优化,让AI理解你、信任你、认可你,那么品牌内容被它引用和推荐的概率也就提升了。所以,不能片面地认为GEO就是AI+SEO的简单升级。如今,数字内容生态的底层逻辑已经完全转变了,GEO是在全新的搜索生态和用户行为模式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优化策略。”蔡晓旭补充道。

图/SEO&GEO对比图

不过,也有些从业者认为GEO是SEO在AI时代的延伸,这是因为“GEO仍然是一场内容游戏。”MarTech王国创始人谷海松强调。

两种观点反映的是不同视角下对GEO的不同认知。如果把SEO和GEO视为面向传统搜索引擎和AI搜索两种不同媒介的服务,那么SEO和GEO也可以协同布局、推动品牌内容建设。

此外,关于GEO与效果转化的讨论也需要被重新定义。

深耕整合营销多年的钛镁AI创始人蔡晓旭坦言,“GEO后链路的数据量化反馈目前还没法完全解决”,这是他所在的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秒针营销科学院院长谭北平也指出,其实GEO的间接效果,亦或是直接效果如带leads(销售线索)都是明显的,但品牌不见得一定非得用点击或导流来评估它,因为追踪本身也是把双刃剑。

底层原因是国内多个AI搜索平台规则都在保护用户体验和剔除广告,大模型不提供数据接口,这一规则导致国内GEO服务商不能像Profound一样,抓取用户与AI助手的对话日志进而分析高频提示词(prompt)及AI回答模式。

换言之,GEO的核心价值是前链路的曝光和种草,品牌和商家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核心属性。

价值评估

伪风口还是全新增长引擎?

AI搜索市场的快速增长,让GEO被视为AI时代企业突破传统流量逻辑的重要服务。事实上,GEO不只是概念,无论是内容路径下的媒介类服务(曝光、品牌推广)还是技术路径下的“SaaS服务”(测量策略优化),已经可以证明GEO兼具客户层面价值和商业层面价值了。

客户层面价值体现在,GEO以内容优化为核心,通过深度适配AI大语言模型的信息处理逻辑,打造结构化、权威性、可信度高的内容,让品牌内容更易被AI搜索这个理科生“看见”“理解”“引用”。

图/漫画图解GEO,图源网络

海鹦云戴桂生介绍,某证券公司通过他们的系统提升了投资者适当性内容阅读量;某跨境家居品牌借助他们提供的多语言GEO优化服务,在新兴市场搜索引擎和AI平台上不仅实现了曝光增长、询盘提升的人也明显变多了。

而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可以看到,GEO服务可以触达精准用户实现流量曝光、打造优质内容实现精准说服、提高提及率推动品牌口碑和形象建设,最终满足企业客户真正存在的差异化需求。这是GEO的第一重价值。

另一方面是GEO的商业价值。

谭北平介绍“GEO的服务从测量-策略再到优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形成服务闭环,解决AI算法随机性带来的误差、让品牌内容准确率更高,减少“广告浪费”,实现降本。这便是GEO商业层面价值的具体表现。

整体看,GEO不是炒概念,它具备为企业增长赋能的潜力,不过能否克服技术难题、形成增长飞轮未可知。

GEO的长期主义

技术+服务两条腿走路

作为新生代业务渠道,GEO也面临三类问题:GEO行业准入门槛低导致恶性竞争、能力不足导致内容质量低、“数据投毒”破坏用户信任。

这些问题正在扰乱市场、伤害整个行业。

图/央视报道AI数据污染截图,图源网络

不过,有些企业已经着手建立GEO行业标准。谭北平所在的企业将通过重新定义服务方案、交付结果等关键指标,建立生态联盟,推动各方共同维护GEO市场的健康发展。

谭北平还指出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AI算法具有随机性,而消费市场是一个动态模型,所以GEO服务的最优解要和动态市场结合。”

具体来说,要持续跟踪品牌信息在各大AI平台上的引用情况和准确性,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AI幻觉”等问题,寻找最优解。

最后,由于搜索平台未来是否会小范围开放大模型数据接口、是否会寻找GEO服务商合作还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想要建立GEO的竞争壁垒,还要发展技术工具,比如指数工具和问题集追踪工具”MarTech创始人谷海松表示。

结语:

蓝海市场时期,GEO竞争者都能分到蛋糕,但从长期来看,能留存下来的公司是具备模型理解能力、技术能力、深度内容创造能力的公司。

GEO对于商家在AI时代的内容与信息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品牌、商家、服务商、AI平台如何在这样的趋势下建立良好的生态互动实现共赢,仍然需要时间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