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那些小看了特朗普的人,现在都后悔了。特朗普的缺点不少,尤其是信口开河,让很多人觉得很欢乐。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特朗普想做的事情,正在一件件的完成。就拿关税来说,全世界大部分的国家都屈服了,美国现在的税收确实增加不少。 之前美国政府一年的关税收入也就350亿美元左右,在联邦财政里确实算不上什么大头,估计连填军费的零头都不够。可特朗普一上台,2018年就把这数提到了413亿美元,硬生生涨了19%,要知道当年美国进口总额才涨了8.2%,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多出来的钱基本都是关税税率往上调带来的。 这还只是个开始,到了2025年4月,美国单月征收的“关税和某些消费税”就超过了174亿美元,几乎是3月份96亿美元的两倍,比他第一任期内任何一个月的收入都高,这增长速度简直跟坐火箭似的。别小看这些数字,能从全球贸易里抠出这么多钱,换成别人还真不一定有这魄力。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这关税大棒抡下去,不少国家还真就服软了,不是乖乖让步就是坐下来谈判,这大概就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就说日本吧,作为美国的老牌盟友,之前在汽车关税上一直硬扛,毕竟日本对美汽车出口占总出口的28.3%,是经济支柱之一。 可特朗普直接把日本输美汽车的关税从原来的2.5%叠加到27.5%,一下就把日本汽车出口打懵了,2025年6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暴跌26.7%,5月跌幅也有24.7%。扛不住压力的日本最终还是坐下来签了协议,不仅同意把汽车关税降到15%,还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涉及制药、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甚至对美国汽车入境的测试标准都放了水。特朗普还特意在社交平台上炫耀,说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协议”,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没吹牛,日本这步退让可不小。 英国也没能例外,为了让美国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直接同意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产品上让步,哪怕国内可能有反对声音,也还是签了协议,只保留了美国10%的基准关税。连菲律宾、印尼这些国家也没能幸免,最终和美国达成的协议里,自己的商品被征收19%的关税,而美国出口到他们那儿的商品几乎免征关税,这买卖怎么看都是美国占了便宜。就算是一开始跟美国硬刚的加拿大、墨西哥,最后也得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找平衡,符合协定的产品才能豁免25%的关税,等于还是得按着美国的规矩来。 要说特朗普的目标,可不光是收钱,他一直喊着要“重振美国制造业”,这关税政策还真就给美国本土某些产业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2018年3月他宣布对进口钢铁征收25%的关税后,美国钢铁行业立马尝到了甜头,美国钢铁公司的净销售额从上年的122.5亿美元涨到了141.8亿美元,账面数据好看了不少。 从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美国钢铁厂还多了4800个就业岗位,这对于一直担心“铁锈带”衰落的美国来说,可是实打实的政绩,也难怪特朗普总把这事儿挂在嘴边。虽然这政策引发了不少连锁反应,但至少从他自己设定的目标来看,确实往前走了一步。 就连和中国的经贸磋商,最终也朝着他想要的方向有了进展。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的会谈后,美方对华关税从145%降到了30%,还撤销了91%的额外关税,虽然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但能让关税水平降下来,并且建立起持续磋商的机制,这在特朗普看来就是胜利。 要知道之前他可是一步步把对华关税加到145%的,包括所谓的“对等关税”和芬太尼问题关税,能让局势回到谈判桌上并实现降税,这执行力确实不能小看。而且他还特意豁免了自动数据处理器、半导体相关等类别商品的进口税率,既保住了美国本土需要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又维持了关税政策的威慑力,算盘打得可精了。 特朗普搞关税还有个特点,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一边用高额关税施压,一边给愿意让步的国家开绿灯。比如他宣布对不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实施90天的关税暂停,这一下就分化了不少贸易伙伴,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扛住长时间的关税冲击。 巴西虽然被加征了50%的惩罚性关税,但3000多种商品里有694种被豁免,其中不乏航空零部件、能源衍生品这些关键产品,等于给巴西留了条后路,也逼着对方不敢轻易全面反制。这种灵活调整的手段,让他的关税政策更容易推进,也更容易达到目的。 现在回头看,特朗普当初喊着“美国优先”搞关税的时候,多少人觉得是纸上谈兵,觉得全球贸易体系能制约他,可事实是他真就凭着一股蛮劲把政策推了下去,不仅让美国的关税收入连创新高,还逼着不少国家重新谈判贸易条款。
必须承认,那些小看了特朗普的人,现在都后悔了。特朗普的缺点不少,尤其是信口开河,
睡觉的青岛
2025-09-30 01:26:44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