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抵制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不打仗优点满满,一打仗全是短板?随着福建舰海试进程的推进,针对中国核动力航母的话题愈发增多,同时也出现一些争论,部分人员坚决抵制中国建造核动力航母,宣称不打仗优点满满,一打仗全是短板。 福建舰甲板上的电磁弹射器刚刚完成新一轮测试,网络上却出现了 “中国不该造核动力航母” 的声音,这些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要知道,美国海军现在靠着 11 艘核动力航母在全球海域保持存在感,俄罗斯也在想办法升级自家的核动力舰艇,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发展核动力航母的讨论背后,其实藏着很多被忽略的关键信息。 那些反对的声音里,常说 “不打仗时核动力航母优点多,一打仗全是短板”,但看看现实情况就知道这种说法有问题。 先说说核动力航母的优势,常规动力航母每次出海都要带着大量燃油,不仅占地方,还得频繁找补给舰加油,比如辽宁舰执行远海任务时,就需要伴随的补给舰提供燃油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任务时间和范围。 而核动力航母一次加注核燃料,就能连续航行十几年,像美国的 “尼米兹” 级航母,服役期间只需要换一两次核燃料,这意味着它能长时间在远海执行任务,不用频繁依赖补给,对于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保障海上贸易通道安全来说,这是很重要的能力。 再说说所谓的 “打仗时全是短板”,有人担心核动力航母目标大、容易被攻击,还怕核泄漏。 但实际上,现代航母都有严密的防护体系,不仅有厚厚的装甲,还有先进的防空、反导系统,比如美国的 “福特” 级航母,配备了电磁弹射器和新型雷达,能更好地应对空中威胁。 而且核动力系统的安全性一直在提升,现在的核反应堆都有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发生泄漏的概率极低。 中国在核电技术上已经很成熟,比如 “华龙一号” 核电站在全球多个国家落地,安全性得到了国际认可,这些技术经验完全可以用到核动力航母的研发上,不存在所谓的 “安全短板”。 更重要的是,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并不是为了搞军备竞赛,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还有广阔的专属经济区,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来保护。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虽然快,但和美国相比还有差距,美国靠着核动力航母在西太平洋频繁活动,对中国的海洋安全构成了一定压力。 发展核动力航母,能让中国海军更好地履行远洋护航、灾害救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任务,比如在亚丁湾护航行动中,如果有核动力航母参与,就能更高效地完成护航任务,保护中国商船和船员的安全。 还有人觉得 “造核动力航母太费钱,不如把钱用在其他地方”,但要算一笔长远账。核动力航母的使用寿命比常规动力航母长很多,美国的 “尼米兹” 级航母服役时间能超过 50 年,分摊到每年的成本其实并不比常规动力航母高多少。 而且中国的国防开支占 GDP 的比重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24 年中国国防开支占 GDP 的比重约为 1.7%,远低于美国的 3.2%,中国发展国防力量完全是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影响民生和经济发展。 相反,强大的国防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保障,让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更放心,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现在福建舰的海试还在稳步推进,它作为中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性能,这也为中国后续发展核动力航母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有目共睹,从高铁到 5G,从航天到深海探测,中国都能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核动力航母的研发自然也不例外。 那些反对的声音,其实忽略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发展需求,只看到了表面的问题,却没看到核动力航母对中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中国发展核动力航母,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地区和平稳定,到底有哪些重要作用?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4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