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处境不佳,外长在联合国向中美开炮,莫迪不怕弄巧成拙? 在新一届联合国大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9 19:02:59

印度政府处境不佳,外长在联合国向中美开炮,莫迪不怕弄巧成拙? 在新一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印度外长苏杰生代表印度政府发表讲话,指责富裕国家在全球贸易中“选择性地应对危机”,宣称关税波动、技术限制和强制管控供应链正在破坏人们对国际体系的信任。   先得说清楚,印度眼下的处境到底有多棘手。经济上,印度的日子早就绷得紧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专门研究南亚的刘宗义主任早说过,印度经济到现在都没甩开两个“命门”:农业全看季风给不给面子,风调雨顺还好,一旦收成差,国内通胀立马就上来;还有国际油价,只要一波动,印度国内物价跟着就飘,整个经济都得跟着晃。   前几年印度经济数据看着挺亮眼,其实多半是疫情过后的反弹劲儿撑着,再加上从俄罗斯买便宜石油,还有莫迪政府靠借债砸钱搞基建才拉起来的,根本不是真的稳。   更麻烦的是印美贸易谈判,现在已经彻底卡壳了。美国因为印度不肯开放农业和乳制品市场,直接放话要对印度货加50%的税,现在25%已经开始收了,剩下那部分差点也跟着落地。   英国凯投宏观的分析师早警告过,要是这关税真全加上,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得各掉0.8个百分点,长期看更要命——本来不少企业还想把工厂迁到印度,这么一来,人家肯定得掂量掂量,印度想当全球新制造中心的念头,怕是要凉一截。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原计划今年8月底去印度谈贸易的代表团,直接把行程取消了,这下连坐下来聊的机会都没了,谈判前景一片黑。   国内的矛盾也没断过。印度农民和小生产者占了多大比例啊,这些人的利益根本碰不得,这也是印美贸易谈崩的核心原因——莫迪要是敢开放农业市场,国内老百姓的选票怕是要丢一大半。   外交上更乱,之前锡克教领袖在加拿大被暗杀,印度和加拿大直接闹僵,两边互相赶外交官,原定的贸易谈判也给推迟了,连美印一起办的印度-太平洋陆军参谋长会议都受了影响。   后来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在联合国安理会吵起来,巴基斯坦外长直接喊莫迪是“古吉拉特邦的屠夫”,俩国在跨境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彻底把矛盾摆到台面上了。   按理说,这么多事儿堆着,换别的国家早收敛点了,可印度偏不,反而更硬气了。   在这节骨眼上,苏杰生在新一届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特别冲。他明着说富裕国家在全球贸易里“挑着应对危机”,还说关税忽高忽低、卡技术脖子、硬管供应链这些事,都是在毁大家对国际体系的信任。   对美国,苏杰生的不满早藏不住了。他直接质疑美国加关税的道理,说当初明明是美国人让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好稳住全球能源市场,现在倒好,反过来拿这事儿当借口加税,这逻辑让他“特别纳闷”。   他还暗讽美国“嘴上说亲商,转头就骂别人做生意”,直言要是美国不喜欢印度的成品油,大可以不买,毕竟欧洲和美国自己都在从印度进口。   至于那些靠技术吃饭的国家,故意设技术壁垒卡印度脖子,苏杰生的批评也没明说,但话里话外都透着不满——这些限制把印度产业升级的路都快堵死了。   外界最想不通的是,莫迪不可能不知道中美对印度有多重要,不管是经济还是外交,都离不了这俩大国,怎么还敢让外长这么硬气?其实这里面的算计,一点都不简单,每一步都透着权衡。   莫迪政府敢这么干,首先是摸准了国内老百姓的心思。苏杰生在讲话里反复说,印度在贸易谈判里有“红线”,农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绝不让步,这话在国内圈了不少支持。   印度农业人口占了40%还多,保住这些人的利益,就是保住自己的选票基本盘。现在经济增速往下走,通胀又有苗头,莫迪他们正好借着对外强硬,把国内的注意力从矛盾上移开,凝聚点共识,这招其实挺管用。   苏杰生还特意说“要是有人不同意,就跟印度老百姓说清楚:你们不打算护着农民”,这话直接把压力甩给了谈判对手,也让自己在国内的支持率更稳了。   其次,这种强硬也是印度想当“大国”的必然结果。印度想进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事儿谁都知道,莫迪不管去美国还是俄罗斯,必提这茬。   苏杰生之前就把联合国比作“过时的公司”,说它跟不上时代,话里话外都对五常的做法不满意。   这种“得不到就施压”的路子很明显:先骂现有国际体系不好,再凸显印度作为“有代表性的大国”有多重要,同时拉上其他对现有秩序不满的发展中国家。   更重要的是,印度算准了中美不会轻易跟自己彻底闹掰,这种“有恃无恐”才让莫迪敢冒险。

0 阅读:193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