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生日当天,刚迈进大学校园20天,就倒在了离宿舍仅100米的路上——华南理工大学这场车祸,真的让人看一次心痛一次。 出事的女孩小陆是广西来的大一新生,高考644分考进电气专业,还刚当选班长,前途亮得晃眼。那天她过完生日,下楼扔蛋糕垃圾,就在宿舍和教师宿舍之间的路上,被一辆车撞了,当场没了呼吸,同行的另一位学姐也受了伤,可能再也没法跳舞了。肇事司机是学校艺术学院的金老师,还是优秀班主任,警方排除了酒驾毒驾,但有个细节戳心:校园里明明限速20公里/小时,可车上的安全气囊都弹出来了,懂行的人说这得是车速至少50公里以上才会发生的事。 这事儿最让人意难平的,是“本可以避免”这五个字。校园生活区本来就是学生来往最多的地方,路不宽,还是人车混行,可偏偏有人把校园当马路开。多少人上学时都见过,校内的车开得比外面还急,学生得贴着墙根走,生怕被蹭到。学校规章写着“行人优先”“严格限速20码”,可这些字是不是只贴在墙上,没刻进司机心里? 更让人揪心的是小陆的人生轨迹。苦读十二年,刚熬过高考,带着家人的期待走进985校园,生日愿望说不定还是“好好享受大学生活”,结果生命就停在了这一天。她的同学说,她刚适应大学,还竞选了班长,满心都是对未来的规划。这哪是一场车祸啊,这是硬生生掐灭了一盏正要亮起来的灯。 有人说司机不是故意的,可“无意”的疏忽,就能抵消一条鲜活的生命吗?作为老师,本该比谁都清楚校园里学生多,更该把脚踩在刹车上,而不是油门上。还有人问,为什么学生骑电动车要受限,老师的车却能在生活区开这么快?校园是读书的地方,不是停车场,更不是赛道,难道“教职工车辆”就成了超速的通行证? 每次出这种事,大家都会喊“重视校园安全”,可喊完之后呢?如果限速牌只是摆设,人车分流只停在规划图上,那今天是小陆,明天会不会是另一个刚入学的孩子?家长把孩子送到大学,是相信这里是安全的港湾,不是要让他们在宿舍楼下都得提心吊胆。 现在司机被控制了,可再严厉的处罚,也换不回那个18岁的姑娘了。她没来得及参加第一次社团活动,没来得及考第一份证书,没来得及和同学一起走完四年大学路。 这事儿真的太戳痛处了,你们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上学时校园里的车辆问题?你觉得该怎么管才能让校园里的学生更安全?是彻底禁行机动车,还是装更严的测速设备?来评论区聊聊,希望这些声音能被真正听到。 来源:澎湃新闻
18岁生日当天,刚迈进大学校园20天,就倒在了离宿舍仅100米的路上——华南理工
自在山野
2025-09-29 15:03: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