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郑州阴雨连绵,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年的寒凉似乎比往年早了一些。雨天待在家里整理书柜,无意间翻到这本小书,连续读了几个章节,感叹这个不曾谋面的奇女子,还曾是我打开《知音》大门的第一个编辑。 记得我是从2000年开始做自由撰稿人的,最早写老年题材的纪实特稿,几乎把全国的老年期刊杂志发遍了。后来转写社会情感类,那时的最高目标就是湖北妇联主办的《知音》杂志。2003年的十一假期,我在大河报上看到安徽小伙子丁来在碧沙岗公园办蝴蝶展览的新闻,感觉很有故事,便去采访。成稿后不知道该投给知音的哪位编辑,可能是刚好读到媒体对赵美萍的报道,佩服她的经历,就传给她了,期间也没有过多的电话交流,很快在2003年十二月版的《知音·打工》杂志刊发,而且是头条! 从此结下与《知音·打工》的缘,后来的几年间我发表了六篇纪实特稿。2008年夏天恰逢《打工》面向全国招聘编辑记者,我也去应聘,感觉成绩不算很好,却被通知录取了,但我最终没去,与《知音》擦肩而过,与武汉只有那一面相见。 后来看网上的消息,赵美萍编辑应该是2006年就去了美国休斯顿,难怪2008年5月11日我在知音大厦并没有看到她。2008年的夏天我正处于内外交困时期,父母年过七旬,都患重病,女儿刚两岁,妻子也没有工作,我一个人的稿费根本顾不住一家人的生活,连在郑州的房租都欠下了几个月。那时候我没有选择,只身前往深圳,放弃了走进《知音》的机会,也从此断了我的作家梦。 如今回望17年前的决定,心里有点隐隐的痛,但很快释怀了。每个人的经历是不一样的,结果也只是一时,每一次选择,都有一个决定因素。就像我2008年对《知音》的放弃,是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梦想和生计之间,我唯有以家为大!好在我的深圳四年,收入稳定,终于让一家人撑了过去,生活继续有了阳光。
这几天郑州阴雨连绵,一场秋雨一场寒,今年的寒凉似乎比往年早了一些。雨天待在家里整
金良辰
2025-09-29 11:04: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