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李凯文倒在横店片场时,手里还攥着没改完的短剧分镜脚本。这个刚在行业里崭露头角的导演,因为剧组赶进度“天天通宵”,最终没能扛过连续高强度的拍摄,年轻的生命永远停在了追梦的片场。消息传出来,不少横店的幕后同行都红了眼——这不是行业里新鲜事,有人说今年光已知的猝死从业者就有五个,有副导演熬到大夜直接倒在岗位上,还有人杀青后喝酒放松时突发意外,全是长期透支身体的恶果。 没人想拿命换钱,但短剧行业的节奏根本容不得人喘气。现在市场规模都破500亿了,资本催着出作品,平台只看流量数据,制作方就把压力全转嫁给了剧组。李凯文他们拍的短剧,100集的内容要在7天内拍完,传统影视圈想都不敢想的速度,在短剧行业成了“常态”。导演要盯着进度、改脚本、协调几十号人,每天睡不了4个小时,连轴转72小时都是常事。有跟焦员说自己曾连续7天没回酒店,扛着几十斤设备每天跑20小时,速效救心丸早成了片场必备的“硬通货”。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压榨早成了闭环。制作方为了省成本,大多找第三方外包公司招人,这些公司注册资金往往就50万,真出了事根本赔不起。底层从业者更没选择权,群演日薪不足200元,只能靠连轴转多赚点;新人导演想出头,只能咬牙接下这种要命的活,毕竟停下就意味着被淘汰。 我们刷着手机里三分钟一集的短剧,笑看“霸总打脸”“娇妻逆袭”的套路,却很少想这些内容是用什么换来的。500亿的市场繁荣,不该是用从业者的生命堆出来的。广电总局再怎么整治内容乱象,若管不住“7天拍100集”的畸形节奏,悲剧还会重演。资本眼里的流量KPI,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28岁的梦想,是家人的牵挂。 你刷到过那些节奏飞快的短剧吗?你能想到背后是导演连着通宵拍出来的吗?对于怎么才能让从业者不用“拿命换内容”,除了政策监管,你觉得平台和制作方还该做些什么? 来源:新浪微博
28岁的李凯文倒在横店片场时,手里还攥着没改完的短剧分镜脚本。这个刚在行业里崭露
自在山野
2025-09-29 11:04:20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