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暴力催收、数据泄露缠身,嘉银科技的信任危机有多严重?

新浪财经 2025-09-29 08:50:07

在金融科技的赛道上,嘉银科技曾凭借亮眼的业绩数据,一度成为行业焦点。然而,拨开这层繁荣的表象,深入探究其业务实质,就会发现这家公司正被高息、暴力催收、数据泄露等问题缠身,曾经积累的信任正遭受严重冲击。

嘉银科技近年来在业务规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增长。2024年,其贷款撮合总额达到1008亿元,同比增长14.4%,2025年上半年也延续了强劲势头。然而,这些增长数字背后,却隐藏着资产质量恶化和获客成本飙升的危机。2024年末,180天以上贷款拖欠率攀升至2.39%,2025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末,90天以上逾期率分别达到1.13%和1.12%,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愈发凸显。同时,为了获取客户,嘉银科技投入了巨额资金。2024年,销售和营销费用高达19.14亿元,同比增长24.37%,占营收的33%;2025年一季度,这一费用激增至6.75亿元,同比增长87.5%,占营收的38%;二季度营销费用增至7.11亿元,同比增长46%,占营收37.7%。高昂的获客成本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也反映出其业务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

在合规层面,嘉银科技旗下的“你我贷”和“极融”平台问题重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相关投诉近10万条,高利率、暴力催收和隐性收费成为众矢之的。借款合同中,服务费、担保费等隐藏条款繁多,普通借款人难以看清真实借款成本。高利率问题尤为突出,嘉银科技宣称年化利率从7%起,但叠加各种费用后,部分用户综合年化利率高达36%,远超法律规定的24%上限。例如,有用户通过“你我贷”贷款15000元,分12期还款,每期除本金利息外,还包含91.95元附加费,综合年化利率达36%。还有用户反映借款存在“砍头息”,到手金额低于合同标示,变相推高融资成本,如7月2日有用户投诉在“你我贷”借款2.5万元,被收取远超国家规定利息的费用,利息高达八九千元。

暴力催收行为也严重损害了嘉银科技的声誉。为追求低逾期率,公司采取激进催收手段,客服要求用户逾期后再协商,而逾期后,用户却遭遇暴力催收、电话骚扰亲友等恶劣行为,与平台“文明催收”的承诺背道而驰,极大地干扰了用户的正常生活。

数据隐私保护方面,嘉银科技同样存在严重漏洞。2025年5月12日,“极融借款”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存在“未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隐私政策未列明第三方收集信息的范围”等问题。用户申请贷款时,需一键同意超70份协议,涉及30家金融机构和20余个助贷平台,条款数量多达500至700份,这种“套娃式”授权模式让用户难以抉择,侵犯了用户隐私权,且协议字体浅灰不可下载,信息流转去向不明,一旦信息泄露,将引发严重法律后果和声誉损失。

面对国内的重重困境,嘉银科技试图通过海外扩张寻找新出路,但其海外业务也并不顺遂。2024年出售尼日利亚子公司,海外收入下降26.17%。印尼业务虽放款规模和注册用户有所增长,但当地监管趋严,自2024年起下调消费贷日利率上限,2026年将进一步降至0.1%,海外合规成本上升,利润空间被挤压,业务可持续性存疑。与此同时,国内网络小贷监管收紧,《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注册资本和跨省展业作出限制,嘉银科技旗下平台挂靠的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仅1.5亿元,远低于全国性网络小贷要求,业务合规性面临极大不确定性,一旦政策严格执行,业务收缩在所难免。

如今的嘉银科技,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合规瓶颈、利率诉讼风险和数据合规危机如三座大山,压得它步履维艰。若不能痛定思痛,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重塑信任,曾经的辉煌或许只能成为明日黄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中,逐渐走向衰落。

1 阅读:456

评论列表

用户58xxx28

用户58xxx28

10
2025-09-29 11:25

披着科技的皮,其实的吸血鬼

用户12xxx71

用户12xxx71

3
2025-09-29 23:36

好厉害啊!多牛逼啊!有本事你TMD造芯片啊!鬼儿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祸国殃民。妈的

用户10xxx16

用户10xxx16

2
2025-09-29 10:39

国家应该彻底铲除网贷

用户10xxx38

用户10xxx38

2
2025-09-29 15:11

快点让倒闭

志同道合

志同道合

1
2025-09-29 16:10

为什么我们的科技公司都是搞放贷的❓

Michaels

Michaels

2025-09-29 13:03

打倒一切网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