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曾杀害大批西路军的马家军军长韩起功,在张掖城被一位曾是西路军幸存战士

受伤的金珂 2025-09-28 20:40:56

1949年,曾杀害大批西路军的马家军军长韩起功,在张掖城被一位曾是西路军幸存战士的煤工活捉。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河西走廊,人们曾把韩起功叫做“张掖王”,这个称号背后,是他近乎绝对的权力。 可谁能想到,这位“王”其实是个不识字的陕西人,早年不过是军阀马步芳手下的一个炊事员。 他往上爬的秘诀很简单:对上司极尽谄媚,对挡路的人心狠手辣,靠着这套本事,他从一个小小的排长,一路干到了旅长,成了这片富庶之地——“金张掖”的土皇帝。 他的统治根基由三样东西铸成:黄金、白骨与谎言,黄金源于盗墓掘宝、滥伐祁连林木修宅,更通过苛税逼得百姓烧房投河;白骨累累,如杀害救治西路军伤员的高金城牧师,断其四肢活埋后园;谎言则用以掩盖血腥,宣称牧师"失踪",让恐惧弥漫张掖,巩固黑暗统治。 他亲手埋下的仇恨,就像煤层下的火种,总有重见天日的一天,1936年冬天,他在张掖城外的沙沟,下令处决了三千多名西路军战俘,他逼着战俘自己挖坑,再把受伤的同伴推下去,那片沙地从此被人称为“万人坑”。 任廷栋就是从那个“万人坑”里侥幸逃生的幸存者,这位曾经的西路军班长,一路乞讨到兰州,之后在甘肃的山区里隐姓埋名,给大户人家打工,过了十几年不见天日的日子。 时间来到1949年秋天,马家军土崩瓦解,张掖解放了,此时的任廷栋,是城里一名普通的煤工,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他在一个山林里,或者说小巷中,撞见了一个衣衫破烂、面色蜡黄的逃兵。 尽管对方惊慌失措,但他还是一眼认出了那张脸:高挺的鼻梁,眼睛上有一道疤,这不就是当年那个杀人如麻的韩起功吗!压抑了十几年的怒火瞬间点燃,任廷栋立刻向军事管制委员会报告,并主动请缨带路抓捕。 昔日的“张掖王”,怎么也没想到,终结他逃亡生涯的,不是枪炮,而是一个煤工和一把煤锹,他被任廷栋和一支小队围堵在藏身的木屋里,最终束手就擒,当他被押送到解放军指挥部时,任廷栋感到几十年来的屈辱终于得到了宣泄,但他没有欢呼,内心平静。 在军事法庭上,韩起功面对桩桩件件的罪证,辩解说自己只是“奉命行事”,这种苍白的借口没能为他脱罪,1952年春天,他被判处死刑。 行刑前,他只说了三个字:“快点吧。” 他的死,在张掖没有引起任何波澜,人们忙着春耕,山上的树苗也重新栽下,仿佛这个曾经的“王”从未存在过,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一个靠暴力和掠夺建立的王国,最终在一个煤工的铁锹下化为了齑粉。 韩起功的故事,是一部关于权力、暴政与历史正义的深沉史诗,这位从炊事员到"张掖王"的军阀,用他罪恶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历史规律——不是暴力的永恒,而是民心的向背;不是权力的稳固,而是正义的必然;不是压迫的胜利,而是觉醒的力量,其覆灭轨迹发人深省。 主要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任廷栋智擒敌军长韩起功)

0 阅读:6
受伤的金珂

受伤的金珂

受伤的金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