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为爱得有多深,而是因为现实有多冷。 中俄通婚登记量连续三年暴涨18.7%,首次超越欧美,成为俄罗斯最热门的跨国婚姻组合。 背后不是什么东方魅力神话,而是残酷的“择偶降级”? 俄女性高等教育比例已达61%,远超男性,她们把“经济稳定、情绪温和”排在了国籍之前。 从喀山嫁到义乌的经济学硕士叶卡捷琳娜坦言:比起抓不住的欧洲梦,一个不抽烟、收入稳定、愿意一起供房的中国丈夫,是动荡时代里最实在的安全感。 更扎心的是,数据显示这种基于“需求互补”的合作式婚姻,离婚率(11%)远低于传统“浪漫型婚姻”(27%)。 当生存压倒爱慕,这份现实的选择,究竟是婚姻的悲哀,还是它更坚韧的形态? 你怎么看?
从女性坐姿看中国从保守走向开放从开放走向奔放无论什么时代女性彻底解放已是
【23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