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恩施军分区司令员王定烈乘车去剿匪,途中得知参谋在出发前打了电话,感觉

受伤的金珂 2025-09-28 17:11:29

1950年,恩施军分区司令员王定烈乘车去剿匪,途中得知参谋在出发前打了电话,感觉不对劲,下令原路返回,第二天,侦察科长说:“昨天幸亏回来了,一股土匪在半路埋伏,要伏击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的湖北恩施,解放的炮声远了,但深山里的枪声还未停歇,全国大局已定,可这里,四十多股土匪正把日子搅得天翻地覆。 他们勾结着国民党残部,手里拿着美式装备,用“反共复国”的口号,干着洗劫村庄、焚烧公所的勾当。 就是在这样的烂摊子前,一个叫王定烈的“山地战专家”来了,这位老红军接任恩施军分区司令员,撂下了一句狠话:“土匪不灭干净,我绝不离开恩施!”他后来确实赢了,但靠的远不止是枪炮,而是一套包含了“读心术”、群众路线和地形智慧的立体打法。 王定烈最厉害的武器,是他那近乎直觉的洞察力,总能把敌人的优势变成自己的陷阱,有一次,他坐车去前线,路上无意中听说参谋出发前用军线电话做了汇报,这件小事让他心里咯噔一下,恩施山区的电话线都是明线,敌人有监听设备,这简直是送情报,他想都没想,立刻下令:“掉头,原路返回!” 这不是瞎猜,第二天侦察兵的回报让人后背发凉:就在他们原定的路线上,土匪早就埋伏好了,机枪都架设完毕,就等着车队钻口袋,躲过一劫的王定烈没有庆幸,反而兴奋起来,敌人的耳朵这么灵,正好可以利用,他亲自设计了一条假情报,命令部下用能被窃听的电话线故意泄露:“我军将三面合围,只留西南方向一个缺口!” 匪首向受伯果然上钩,领着人马朝着那条唯一的“生路”玩命突围,结果一头撞进了王定烈预设的天罗地网,这一仗,直接成了整个剿匪战役的转折点,王定烈用敌人的耳朵,唱了一出自己的大戏。 王定烈心里清楚,土匪就像水里的鱼,老百姓就是那片水,要把鱼捞干净,就得先赢得这片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大部队拆成十几支“武工队”,这些队伍白天帮老乡挑水干活,晚上就变成神兵,专门去端匪窝,有的队员甚至扮成货郎,走村串户,把土匪的底细摸了个门儿清。 解放军借老乡的柴火,都得劈好了还回去;而土匪呢,只会烧杀抢掠,一来二去,人心向背,一目了然,有次部队包围了一个村寨,土匪竟逼着男女老少拿枪抵抗,王定烈当即下令不准开炮,自己走到寨子前喊话,寨墙上,一个老人突然认出了他,激动地扔下枪:“是王司令!是当年的红军回来了!”就这一句话,整个寨子兵不血刃地拿下了。 光有脑子和人心还不够,恩施的山高林密、溶洞遍布,是土匪天然的庇护所,王定烈把常规战法全扔了,见招拆招,他把大部队化整为零,以营连为单位行动,避免大目标暴露。 当一股顽匪躲进百米深的溶洞里,用机枪封死洞口时,硬冲就是送死,王定烈围着山转了几圈,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他让战士们砍来十几米长的楠竹,把炸药包绑在竹竿顶上,从溶洞顶部的天然裂缝里,像钓鱼一样把“竹竿炸药”送了进去,几声巨响,山摇地动,洞顶塌方,顽匪被一锅端。 在“一线天”那样的险要地段,他又组织猎户出身的战士组成“尖刀班”,靠着他们对山路的熟悉,带着手榴弹和匕首,从匪徒想不到的悬崖峭壁摸到背后,打了场漂亮的奇袭。 到1951年秋天,这场打了一年半的仗基本结束了,当王定烈再次来到曾被匪患祸害最深的来凤县时,老百姓自发地点燃鞭炮,送来一块“剿匪安民”的大匾,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他留给恩施的,不只是一时的安宁,更是一个朴素的道理:真正的将军,不仅要知道怎么打仗,更要知道为谁而战,这大概就是“王司令剿匪”的故事,到今天还有人讲的原因。 信息来源: 《恩施州志·军事卷》 《王定烈将军回忆录》 湖北省档案馆藏1951年恩施军分区剿匪总结报告

0 阅读:10379

评论列表

zxcobra

zxcobra

37
2025-09-28 21:13

致敬英雄!

用户10xxx53

用户10xxx53

17
2025-09-28 23:07

致敬智勇双全老将军!

征程

征程

10
2025-09-28 23:49

恩施地区山太多了,巴东,建始,利川,鹤峰,来凤,咸丰全都是山,连绵不断的大山。

凡人

凡人

2
2025-09-29 01:32

土匪跟红军玩山地游击战就是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