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秦基伟副司令在视察完部队之后因睡不着而四处溜达,没想到却在部队中发现了

轩叔观察 2025-09-28 13:24:54

1956年秦基伟副司令在视察完部队之后因睡不着而四处溜达,没想到却在部队中发现了三个鬼鬼祟祟的影子,秦基伟本以为是敌军打入我军想要窃取情报的特务,可没想到让他收获了3个出色的侦察兵![无辜笑] 当天秦基伟刚刚结束了对边防部队的视察,回到军区招待所已是深夜十一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看到的一些训练问题还在脑子里打转。 他索性穿上外套走出房间,打算到营区里转转清醒一下头脑,月光很亮,整个营区静悄悄的,只有远处哨兵的脚步声偶尔传来。 走到弹药库附近时,他突然停下了脚步,前方墙根下有三个人影在移动,其中一个正蹲在墙边做手势,另外两个借着排水管往上爬,动作很专业,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他心里一紧,弹药库是军区重地,这几个人深更半夜来这里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他悄悄躲到一棵大树后面,仔细观察这三个人的行动。 爬在前面的那个人身手敏捷,几乎没发出任何声响就快要翻过围墙了,他再也坐不住,大喝一声:“什么人!给我站住!” 三个人显然没想到会突然冒出个人来,愣了一秒钟后立即反应过来。领头的从墙上跳下来,三人呈三角形把秦基伟围在中间。 秦基伟虽然身经百战,但毕竟年纪不小了,而且对方三个都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打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好在附近的巡逻队听到动静赶了过来,几名战士很快控制住了局面。 当灯光照亮三个人的脸时,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为首的叫王大山,是军区侦察连的班长,另外两个也是连里的精兵强将。 王大山见到他,立即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们不是来破坏的!”他解释说,他们三个对平时的训练很不满意,觉得都是花架子,一点实战价值都没有,于是私下商量,决定拿自己的营区做试验,看看能不能悄悄潜入重要区域。 “我们计划如果成功潜入,就把发现的安全漏洞整理成报告交给连长。”王大山说得很认真,“白天我们已经观察过了,这里确实有几个防守薄弱点。” 警卫排长听得直冒冷汗,这可是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而且还和军区副司令员动了手,这下麻烦大了。 没想到他听完却笑了,他让警卫排长把相关干部都叫来,然后对王大山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详细说说。” 王大山指着围墙说:“首长您看,这里的排水管距离围墙太近,而且管子很粗,完全可以当梯子用,还有那边的探照灯,有个死角,正好被树遮住了。” 他点点头,又问:“你们平时训练遇到什么问题?” “训练科目太老套了,都是几十年前的那一套,现在的敌人装备更先进,手段更狡猾,我们这样练下去,真打起仗来肯定要吃亏。”另一个战士说道。 等相关干部到齐后,他当场表态:“这三个小伙子做得对!他们敢于发现问题,敢于突破常规,这正是我们部队需要的精神。” “但是私自行动确实违反了纪律。”有人提醒道。 “违反纪律要处理,但这种主动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更要鼓励。”他说,“我决定给他们记功,同时在全军区推广他们的做法。”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军区训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部队开始组织对抗性演练,把自己的营区当作假想敌阵地,互相进行渗透和反渗透训练。 王大山他们成了军区的训练标兵,经常到各部队传授经验,他们总结出的“实地侦察七要素”成了侦察兵训练的经典教材。 最让人意外的是,通过这种“自己找自己漏洞”的训练方式,各部队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注意到的安全隐患,仅仅半年时间,军区就整改了上百个安全薄弱环节。 这件事给了很多人启发,真正的战斗力不是靠死记硬背条令条例练出来的,而是要在实战中摸索,在对抗中成长。只有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才能在变化的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才是真正爱兵如子的将领!秦将军不按套路出牌,反而发现了部队训练的真问题。”   “现在的部队就需要这种较真精神!训练场上的花架子再多,不如一次实战化检验。”   “这几个兵真是胆大心细,虽然方式欠妥,但出发点是好的!比那些混日子的强多了。”   “看到警卫排长吓出冷汗那段笑死了,估计当时内心已经想到转业安置问题了。”   “这种训练方法现在还在用吗?现代特种部队的夜间渗透训练是不是从这里起源的?”   您认为现代军队训练中最缺乏的是创新精神还是纪律约束?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