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要阻止中国武统台湾,欧洲有杀招,西方国家有能力让中国的GDP增长率下跌17%。根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媒援引ECFR地缘经济研究专家阿加特·德马赖斯的观点表示,欧盟的市场准入是对中国最有力的杠杆。而这将极大的震慑中国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ECFR地缘经济研究专家阿加特·德马赖斯说欧盟的市场准入权是震慑中国的有力杠杆,这话确实戳中了经贸往来里的关键处,毕竟2024年中欧贸易总额7858亿美元,中国光是卖给欧盟的货物就有5164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超过3万亿,对比2023年129万亿的GDP总量,这部分分量足够让市场捏把汗,真要是收紧准入闸门,GDP增长率往下掉17%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先看欧盟市场在我国出口版图里的分量,2024年欧洲占我国出口的份额虽然比2019年末降了2.7个百分点,但仍有14.4%,仅次于东盟的16.4%,是实打实的第二大出口市场。 而且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从具体品类看,我国对欧盟出口的电子电器、服装及衣着附件、日化用品在2025年一季度分别增长7.7%、3%、16.1%,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机床的出口增速更是飙到81.9%和11.7%,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开足马力的工厂——南方的电子代工厂靠着欧盟订单养活数千工人,浙江的服装企业一半的秋冬订单都来自德法市场,广东的机器人厂商刚把生产线扩产三成,就是盯着欧洲制造业升级的需求。 中欧贸易的紧密程度早已到了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万元货物往来的地步,这种高频次的流动一旦中断,下游的生产、上游的原材料采购都会立刻踩刹车。 欧盟手里的准入权可不是虚张声势,近几年已经有不少实打实的案例能看出威力。2024年10月底,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直接给正在欧洲市场快速渗透的中国车企泼了冷水。 要知道欧洲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阵地,也是电动汽车转型的关键市场,中国车企好不容易靠着性价比和技术突破打开局面,关税壁垒一立,不仅出口量会应声下滑,那些为了适配欧洲标准新建的电池生产线、研发中心都可能面临产能闲置。 更要命的是产业链的连锁反应,欧洲车企的电池基本依赖中国供应商,贸易摩擦一升级,中国电池企业的订单就会跟着缩水,而电池生产又关联着锂、钴等原材料采购,上游矿业公司的业绩也会被波及,这一串影响下来,可不是单个行业的损失。 除了关税这种明面上的手段,欧盟更擅长用技术标准筑墙,这恰恰是我国出口企业的软肋。2024年底欧盟正式通过食品接触材料的双酚A禁令,2025年1月20日生效后,所有含双酚A的塑料、橡胶等食品接触制品都不能进入欧盟市场。 我国很多中小日化企业一直用双酚A做包装材料,虽然符合国内标准,但要达到欧盟的零残留要求,得花大价钱升级生产线、更换原材料,光是检测设备的投入就可能压垮薄利运营的厂子。 更别提欧洲化学品管理局还在不断更新REACH高关注物质清单,2024年12月又加了6项物质,总数快到250项了,企业得一遍遍筛查产品里的物质含量,一旦超标就会被退运甚至销毁,不少做化工原料出口的企业已经因为跟不上标准,丢了常年合作的欧洲订单。 这些看似零散的准入限制,叠加起来就会形成对GDP的直接冲击。2024年我国对欧出口3万多亿人民币,占GDP的比重接近2.3%,但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从来不是单一环节。 以电子电器行业为例,对欧出口占该行业总出口的近三成,要是欧盟收紧准入,不仅整机厂商卖不动,给它们供应芯片、外壳的配套企业也会陷入停滞,这些企业的员工收入下降,又会影响消费市场,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反应。 有测算显示,出口每下降1个百分点,会带动GDP增长率下降0.15个百分点,要是对欧出口因为准入限制下滑10%以上,再加上产业链的乘数效应,确实可能摸到17%的影响幅度。 就算我国这些年在开拓新兴市场,东盟、拉美占出口的份额不断上升,但欧盟市场的特殊性无可替代。 欧洲消费者的购买力强,对高端产品的接受度高,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高端机床等高技术产品,正是靠欧洲市场实现规模化出口和技术迭代,这些产品的利润率比普通消费品高得多,一旦失去欧盟市场,短期内很难在其他市场找到同等质量的替代订单。 而且欧盟的准入标准往往是全球风向标,要是某类产品被欧盟拒之门外,其他国家可能会跟风效仿,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到时候影响就不止17%了。 从这些数据和案例能看出来,欧盟的市场准入权确实是个沉甸甸的杠杆,毕竟3万亿的出口额背后连着的是产业链的稳定、千万人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动能,一旦这个杠杆撬动起来,对GDP增长率的冲击恐怕真得让人掂量掂量。
与傅崐萁同框不吵了!卓荣泰今天感谢花莲县政府台“行政院长”卓荣泰今天二度到花莲
【1评论】【1点赞】
老道
为了国家的统一,为了台湾不从祖国分裂出去,再大的损失也承受的起,统一台湾是维护国家的尊严,乎合中国的长远利益。
用户10xxx22
德煤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飞往孤岛
既然你阻止中国统一,那就别怪我军援大俄!
IP南宁 回复 09-29 10:01
所以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窗口期就是乌克兰战争、在欧洲经济深陷乌克兰之际(无力同时强力和东大开启经济制裁战争)。
Jason
德媒低估了中国人对统一的决心,如果能够统一再大的损失也值得,而且后面会加倍得回来。
光中晨琴
中国应尽快将俄飞地加里宁格勒租过来设立特区,在欧盟后院打入Q子,先发展经济成转运站,藏后手
用户15xxx82
中国更有能力让欧盟经济下降20%
铁头
那就看你欧盟先顶不住还是中国先顶不住了,伤害可是双面的[滑稽笑]
用户80xxx21
小编就光算着中国经济倒退,我谢谢你啊,那你有没有想过欧洲同样会倒退,到时候就看谁先挺过去
喜之狼
欧洲对我们的依赖应该大于我们对欧洲的依赖。如欧洲产业升级用的工业机器人,没有就没法实现升级,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就会伤筋动骨。
请靠边停车
真不要脸,表面上承认台湾是中国的,又极力想干涉中国统一,台湾跟欧洲有屁关系,自己几斤几两也不掂量掂量
MARMOT
三战一旦开打,还会有贸易么?还有边界么?开着坦克去扫欧罗巴
用户17xxx30
那你的BBA可以退出我国了。
果树
那欧盟还有增长率之说吗?呵呵!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最终结果就是欧盟各国离心离德、分崩瓦解、民怨沸腾、抗议浪起、各业萧条、政府竞塌、移民夺权、政权变天、街市战起、中世来临!怎么样它敢赌吗?
阿乒
净扯淡!之所以出口量大,是因为你需要!我不出口,损失不小。你不进口,用什么?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哪有只赚不赔的买卖?
此账号已注销
呵呵,那么问题来了,欧洲能够承受的了来自己国家民众的愤怒吗?
胎不梭舅子爷
然后欧洲自身呢!难道只有中国GDP受损?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