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5年,雍正突然去世,享年58岁。25岁的乾隆听到圣旨,跪倒在地,放声大哭。

哈皮的高高 2025-09-28 03:37:19

1735年,雍正突然去世,享年58岁。25岁的乾隆听到圣旨,跪倒在地,放声大哭。没有人能阻止他。没想到,他即位三天后所做的一切,都打在了父亲雍正的脸上。 雍正出生在康熙十七年十月底,母亲是德妃乌雅氏。他从小在宫里长大,眼见康熙晚年皇子们为争储位斗得你死我活,兄弟间钩心斗角,让他警醒不少。登基后,他吸取教训,创了秘密立储这套办法。皇帝自己选好继承人,亲笔写两份诏书,一份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另一份随身带着。等驾崩时,重臣取出来对照,就能平稳传位,避免皇室再闹内讧。雍正这人勤快,执政时天天在乾清宫看文件到半夜,推动改革,像整顿官吏,设军机处管大事,还改火耗归公,加官员廉银,减少贪污。 乾隆是雍正第四子,康熙五十年八月生,从小在尚书房学四书五经、诗词和书画,挺有天分。雍正观察儿子们,觉得弘历靠谱,就在雍正元年八月密写他名字,封在匾额上。弘历十二岁封宝亲王,住雍亲王府,继续学汉文化,娶富察氏。雍正让他接触政务,熟悉朝政。雍正晚年身体差,但还坚持干活,直到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突然去世。弘历继位,继续父亲路子,管好国家。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午夜,雍正皇帝在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崩逝,58岁。前几天他还正常批阅奏折,灯光下看文件到深夜,没啥病兆。突然离世,朝廷乱成一锅粥。鄂尔泰和张廷玉是满汉大臣头头,还算稳得住,赶紧找雍正信得过的兄弟允禄和允礼。四人商量后,取雍正随身诏书,确立新君。 鄂尔泰他们当众读诏书,弘历成继承人。弘历听完诏书,跪地大哭,哭声大,谁劝都没用。雍正遗体连夜运回紫禁城,官员们急忙赶回,队伍乱哄哄。第二天,弘历用乾隆名发诏书,正式上位。他让允禄他们把鄂尔泰、张廷玉加进遗诏,配享太庙,感谢他们。为稳朝局,乾隆拉拢旧臣,得满汉支持。雍正上位有传闻,甚至质疑乾隆血统,他上台后整顿内廷,罚泄密散谣的太监,重打他们。 上位三天后,乾隆命驱逐张太虚、王定乾等炼丹道士。这些人是雍正晚年最信的,常在圆明园西苑炼丹,雍正常去看,还吃丹药,觉得身子好。乾隆诏书说,先帝叫他们进宫只为玩玩,没吃丹药,早想赶走。道士们收拾东西走人,侍卫盯着。乾隆还烧掉剩丹药。这举动否定了雍正晚年炼丹,暴露他迷信长生,等于纠正父亲错。 雍正死得突然,史书说八月二十一日他生病,还处理政务,第二天两位皇子侍疾,二十三日就没了。民间猜他死因,可能和吃丹药中毒有关,那些丹药有汞铅,副作用大。乾隆急赶道士,或许遮掩这事,避免雍正死因曝光丢人。雍正雍正八年大病后,常召张太虚他们炼丹,希望长生。乾隆上台,警告道士别乱说宫事,不然重罚。这显示乾隆想抹掉父亲晚年这黑点。 秘密立储是雍正发明的,雍正元年开始用。皇帝写储君名,封匣,一份放乾清宫匾额后,另一份皇帝带身上。雍正密立弘历后,这制度保障皇位和平传。乾隆继位顺利,得益于此。乾隆上台,遵雍正法,乾隆元年七月密立永琏为太子,藏匾额后。可惜永琏早死,后来又立别人。 乾隆登基后,继续康熙雍正政策,强化统一,推动经济,清朝到顶峰。他巡视江南,看水利,督官员治河防洪。注重边疆,派兵平准噶尔,巩固西北。推动文化,编四库全书,学者整理古籍,确保保存。他建圆明园,工匠造楼阁山水。乾隆在位六十年,乾隆六十年正月退位给永琰,即嘉庆,但还训政,实际管事到死。 乾隆晚年还批奏折,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逝世,89岁,是中国史上最长寿皇帝。实际掌权六十三年多,最久。他统治下,清朝康乾盛世高点,人口增,经济旺,但也出弊端,如官场腐化渐多。嘉庆上台,继续管,但盛世慢慢衰。 雍正创秘密立储,避免康熙晚年九子夺嫡乱局。那时皇子们组党争位,康熙废立太子几次,闹得皇室不安。雍正亲历这事,上台后改制,不公开立储,防继承人拉帮。乾隆得益,上位没争斗。雍正还改善其他制度,如密折监视臣民,军机处专权。 乾隆对雍正炼丹的态度清楚,他不信这套,觉得愚昧。雍正晚年沉迷,召道士炼丹,吃药求长生,可能中毒死。乾隆赶人销药,等于打脸父亲。史料显示,雍正死后第二天乾隆就下谕,赶张太虚他们,警告别传宫中炼丹事。这举动快,显示乾隆急切掩盖。 乾隆生平,从小受雍正教育,学汉文化,懂治理。继位25岁,年轻有劲,继续改革。雍正勤政影响他,他也批文件多,推动发展。乾隆寿命长,活到89,执政久,创纪录。中国史上皇帝平均寿命短,才39岁,乾隆靠养生和基因长寿。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