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孙某的如意算盘估计要落空了! 他借车给朋友醉驾致3人死亡, 他以为取保候审就是护身符,一年多不道歉还威胁受害者,笃定推给“酒”就能脱身。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取保候审压根不是“没事了”的意思。它只是刑事案件里的一种强制措施,让嫌疑人暂时不用被关押,但案件该查还得查,该判照样判。 孙某显然没搞懂这点,或者说他故意装糊涂——从案发后到现在一年多,他没跟受害者家属说过一句对不起,反而在家属找他要说法时,撂下“这事跟我没关系,要找找喝酒的人”这种话,甚至私下发消息威胁,说再闹就让家属“没好果子吃”。 他大概觉得,车是朋友开的,酒是朋友喝的,自己顶多算“倒霉”借了个车,只要把责任全推给“酒”和“开车的人”,就能摘干净。可他忘了,借车的时候,他是亲眼看着朋友喝了至少两瓶白酒的。 朋友走路都打晃,说话舌头打结,他不仅没拦着,还主动把车钥匙递过去,嘴里说着“慢点开”,心里却没真正把“危险”当回事。这种明知对方可能危害公共安全,还提供工具的行为,法律上早有明确界定——这不是“倒霉”,是有过错的。 受害者家属这边,日子过得有多难,孙某恐怕从来没考虑过。去世的三个人里,有一对刚结婚半年的小夫妻,还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 小夫妻原本计划年底要孩子,家里的婴儿床都提前买好了;老人是帮女儿带孙子的,出事那天刚接完孙子放学,想着顺路送邻居回家。 一场事故,三个家庭彻底碎了——小夫妻的父母天天对着空房间发呆,老人的女儿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要安抚崩溃的母亲,家里的顶梁柱没了,连房贷都快还不上。 他们找孙某,不是非要多少钱,只是想让他认个错,可连这点最基本的尊重,孙某都不愿意给。 从法律层面讲,孙某的责任根本躲不掉。根据《刑法》规定,明知他人醉酒仍出借机动车,导致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可能构成危险驾驶罪的共犯;就算不涉及刑事,《民法典》也明确了,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而且司法实践里,像孙某这种事后态度恶劣、拒不赔偿的情况,法院在量刑时还会酌情从重。他以为的“推给酒就行”,在法律面前根本站不住脚——酒不是自己跑到朋友肚子里的,车也不是自己开出去的,是他的疏忽和放任,给这场悲剧递了“钥匙”。 现在,案件已经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在梳理证据时,特意把孙某案发当天的言行、事后对家属的态度都列了进去。 有办案人员透露,孙某在接受讯问时,还在反复强调“我只是借个车”,丝毫没有悔意。这种态度,不仅不会帮他减轻责任,反而会让他失去法律上可能的从轻机会。 其实,借车本身不是错,错的是借车时的漠视和出事后的逃避。如果孙某当初能拦着朋友,不让醉酒的人开车; 如果出事后能主动站出来,给家属一句道歉、一点安慰,事情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步。可他偏偏选了最自私的路,以为取保候审是“护身符”,以为冷漠能躲掉责任,却忘了法律永远不会纵容对生命的轻视。 这场事故终会有判决结果,孙某的如意算盘注定要碎。而更值得所有人记住的是:车钥匙递出去的那一刻,递出去的不只是交通工具,还有一份对生命的责任,这份责任,谁都不能推,也推不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车主孙某的如意算盘估计要落空了! 他借车给朋友醉驾致3人死亡, 他以为取保候审就
脚步丈量远方
2025-09-27 18:45:59
0
阅读: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