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打到最后,谁赢谁说了算? 这老话听着硬气,可现在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胜利当然重要,但“说得出口”和“让人信”才是真本事。 你看乌克兰,仗还没打赢,地盘也没全收回来,但脸书、推特、油管上全是它的声音。 泽连斯基在联合国放个无人机拍的视频,四十多个国家站起来鼓掌——这不是靠枪炮,是靠镜头和证据抢到了道义高点。 Bellingcat那帮人蹲在电脑前扒开源情报,愣是把俄军指挥官名字塞进了国际刑事法院的逮捕令。 战争还在打,叙事权早就被乌方攥在手里了。 胜败未定,正义已分? 至少在舆论场上,已经有人提前“坐庄”了。 另一边,哈马斯十月七号搞突袭,军事上一败涂地,加沙打得稀烂,可你去阿拉伯世界看看,多少人说他们“虽败犹荣”。 半岛电视台民调显示七成以上民众觉得这是“打破沉默的一拳”。 更狠的是钱——重建款六成多来自海湾国家老百姓自发捐款,不是政府拨款,是民间用真金白银投票。 他们不在乎战场输赢,他们在乎的是“我们终于有人敢动手”。 再往历史深处看,二战那套“盟军伟光正”的叙事也在松动。 德国和波兰刚解密的档案明摆着:苏联当年真没急着救华沙起义,就想让德国人先把波兰抵抗力量耗死。 美国自己内部文件也露了底:东京大轰炸前就知道烧平民城要背道德债。 现在欧美教科书都开始改了,不再单讲日军暴行,也得让学生反思盟军轰炸到底算不算过度报复。 胜利者写的史书,正被后来人一笔笔划掉重写。 所以啊,过去是“赢了才配说话”,现在是“边打边说、边说边赢”。 话语权不再是战后庆功宴上的奖杯,而是战场上同步发射的另一枚导弹。 伟大不伟大,不再只看谁活到最后,还得看谁能讲明白自己为啥非得活下来。
打仗打到最后,谁赢谁说了算? 这老话听着硬气,可现在越来越站不住脚了。 胜利当然
清泉石上流走
2025-09-27 13:20:0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