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美国7月停止发放出口许可,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将旗舰机型C919的交付目标,削减了三分之二。 这事儿源头在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突然就停了给商飞的出口许可。他们卡的不是别的,正是C919的“心脏”——LEAP-1C发动机。这发动机是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一起做的,核心技术还攥在美国人手里。 他们原以为断了供应,C919就没法造了,可没料到商飞早留了后手。虽说7月美国又恢复了许可,但中间俩月供应链断了,商飞的生产节奏全乱了。南昌那装配线都停过一阵,备用发动机也快用完了,订单只能堆着没法弄。 其实商飞年初的时候信心足得很,上海两会上,副总经理沈波还说2025年要做到产能50架、下线30架呢。到了3月开供应商大会,又把预期往上提了,说要搞到产能75架、下线50多架。结果美国这禁令一出来,之前这些规划全泡汤了。折算下来,相当于从75架的目标直接落到25架左右,这落差比坐过山车还让人闹心。 更让人憋屈的是,美国当初卖发动机的时候,合同里藏了不少霸王条款。就说C919飞的时候产生的所有数据,都得传给美国;咱这边想对发动机做个测试、改改细节,门儿都没有。这哪是卖发动机啊,分明是给咱装了个监控器,一举一动都得让他们看着。商飞没办法,只能先忍着用这批发动机,但心里早憋着劲儿要搞自己的国产发动机了。 从C919立项那天起,商飞就知道发动机是个坎儿,不自己搞出来,早晚得被人卡脖子。所以2011年就启动了长江-1000A发动机项目,目标就是给C919装上个“中国心”。这一搞就是十几年,到2025年5月,长江-1000A终于装到C919原型机上试飞了。试下来一看,推力、油耗这些核心指标,都快赶上国际上的水平了。 最厉害的是,这发动机的涡轮叶片用了咱中国自己创的三维多孔结构,耐温比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还高200摄氏度,寿命也能多30%。按计划,到2027年长江-1000A就能批量生产装到C919上,到时候咱就再也不用看美国脸色要发动机了。 美国这一断供,反而把咱国产化的速度给逼快了。以前商飞为了让C919拿到国际上的适航认证,没办法只能用外国的部件,像霍尼韦尔的辅助动力系统、派克汉尼汾的液压飞控,都是美国的。 现在不一样了,这些领域都在赶紧搞国产替代。就说中国石化,他们研发的航空液压油,2025年刚拿到民航局的适航证,这下再也不用进口了。还有雷电防护、航电系统这些关键技术,也都一个个突破了,C919的国产化率从之前的60%一下提到了95%,基本上除了还没换的发动机,大部分都是咱自己造的了。 商飞这边也没闲着,一边搞技术攻关,一边忙着开拓市场。C919直接就飞进京沪、沪深这些最火的黄金航线,用实际飞出来的数据说话。2025年5月开通厦门那条航线的时候,首飞还搞了水门仪式,特别热闹。 而且这航线的客座率,比空客A320还高,乘客反响挺好。到9月的时候,C919已经开通了24条航线,载的乘客超过200万人次了。 连新加坡、马来西亚都派人来考察,想跟咱合作。美国越卡脖子,C919在国际上反而越受欢迎,越南一下子就签了30架的订单,印尼、哈萨克斯坦也在谈,都是想订上百架的大单子。 最打脸的是美国自己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通用电气因为断供C919的发动机,一下损失了几十亿美元的订单;波音的737 MAX,订单也被C919抢走不少。 更搞笑的是,之前咱中国限制了稀土出口,美国军工企业这下慌了,连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都造不出来了,最后还得求着咱放宽管制。当初他们想拿航空技术换咱的稀土,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赔大了。 其实这场“发动机战争”也让咱彻底明白一个理儿:核心技术这东西,买不来也求不来,只能靠自己硬拼。商飞遇到的这事,只是中美科技战里的一个小例子,从芯片到大飞机,美国每次想卡咱脖子,最后都成了咱突破技术的动力。等以后长江-1000A全面装到C919上,美国再想卡咱的脖子,恐怕连门都找不到了。 来源:民用航空网 【外媒:中国商飞大幅下调C919交付目标】
中国正在逃命;而日本只能等待灭亡!还以为中国抛售美债,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错了!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