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骂了一个小时,192国不敢还口,古特雷斯忍不住说了一句话 特朗普又一次把联

梦想者的权利 2025-09-26 15:50:53

特朗普骂了一个小时,192国不敢还口,古特雷斯忍不住说了一句话 特朗普又一次把联合国大会变成了“个人秀”。 这一次,他站在讲台上,连喷一个多小时,点名中俄印,话里话外火药味十足,全场192个国家代表鸦雀无声,连一声咳嗽都像是打扰。 最后,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忍不住开口,掏出一句大实话,这场大会,俨然成了全球政治的“高压锅”。 美国做东,特朗普抢戏,不按常理出牌,第80届联合国大会于9月23日在纽约如期召开。 作为东道主,美国总统特朗普毫无意外地再次成为全场焦点,但这次的焦点,不是外交斡旋,也不是全球合作,而是一场近乎“骂街式”的演讲。 特朗普没有寒暄,没有铺垫,开口就是火力全开。 他先指责中国“在全球市场上不公平竞争”,又批评俄罗斯“破坏地区和平”,还不忘点名印度“在某些问题上态度模糊”。 语言不算粗鲁,但字字带刺,措辞犀利得让翻译耳机都快冒烟。 然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全场代表听得一言不发,不少镜头里,代表们面无表情,眼神游离,仿佛在说:“你说你的,我当没听见。” 这场原本应该促进合作的国际大会,在特朗普的主导下,变成了单方面的“输出大会”。 面对特朗普的长篇演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罕见地说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舞台,不是单边主义的麦克风。”这句话不长,但分量十足。 说白了,古特雷斯是在暗示:联合国不是某个国家的独角戏,特朗普这番“开火式演讲”,虽然表面上是在讲国家利益,实际上却是把联合国的多边机制当成了自己国内政治的延宣传台。 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问题:当一个超级大国试图用自己的节奏主导全球议题时,那些本该平衡各方、协调利益的国际组织,还有多少话语权? 特朗普点名三国,并非无的放矢,中美贸易谈判陷入胶着,俄美关系因乌克兰问题持续紧张,而美印之间则因地缘战略和经济摩擦频频碰撞。 中国代表团没有公开回应,但在闭门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霸权。 这番话不多,却直接回应了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调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一贯强硬,表示“美国的言论缺乏建设性”,并指出“当前的国际秩序正在被某些国家人为破坏”。 印度方面较为谨慎,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场外接受记者采访时,只说了一句:“我们关注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 态度温和,但不失距离感。 这三国的回应方式各不相同,却也揭示了一个共同点:没人愿意在联合国大会这种场合和美国撕破脸,但也没人愿意完全附和。 沉默,不代表认同;克制,未必是软弱,沉默背后,是对“规则之争”的冷思考。 从表面看,这场联合国大会,是特朗普一个人的“独角戏”,其他国家在旁边“看戏”。 但如果把镜头拉远一些,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次全球对“规则之争”的集体审视。 特朗普反复强调“国家利益优先”,这与联合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理念背道而驰。 在他看来,国际组织如果不能服务于美国的利益,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逻辑,在过去几年里屡见不鲜:退群、制裁、单边关税……每一步都在瓦解原有的国际秩序。 但问题是,这种“去联合国化”的趋势,真的能让美国更强吗? 从欧洲到亚洲,从发展中国家到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警惕:如果联合国变成美国的“扩音器”,那全球治理只会越来越失衡。 特朗普的一小时演讲,像是一场大雨前的闷雷,声音不小,却未必能改变什么。 古特雷斯那句“联合国不是单边主义的麦克风”,是对这场大会最真实的注解。 大会散了,风暴还在酝酿,下一次,或许沉默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即将爆发的信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