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突然宣布了! 9月23日,泰国突然宣布8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11%,这已经是连续多月下滑。2025年9月23日,泰国工业联合会发布最新数据:8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11%,连续18个月下滑。 泰国这事儿算是把 “东方底特律” 的尴尬处境摆到了台面上。当地时间 9 月 23 日,泰国工业联合会刚发布的最新数据扎了心:8 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 6.11%,这已经是连续第 18 个月下滑了。 要知道,泰国可是东南亚响当当的汽车制造中心,曾经稳坐全球第十大汽车生产国的位置,汽车产业占 GDP 的比重高达 11%,还养活了 75 万从业人员,“东方底特律” 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可现在这连续一年半的下滑曲线,明明白白地显示着这个老牌制造中心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的煎熬 —— 一边是燃油车市场的节节败退,一边是电动车时代的追跑乏力。 先说说这燃油车的日子有多难。泰国的汽车产业一直被日系品牌攥在手里,丰田、五十铃这些牌子常年占着近八成的市场份额,而皮卡车更是泰国人曾经的心头好,几乎成了街头标配。 但现在不一样了,去年皮卡车产量直接暴跌 20.51%,出口也降了 8.76%,曾经的香饽饽突然没人待见了。这背后既有国内市场的垮塌,也有海外订单的流失。 国内这边,泰国家庭债务早就超过 5000 亿美元,快摸到历史最高点了,坏债量一个劲往上窜,银行不敢轻易放车贷,老百姓自然没钱买车,上个月国内汽车销量同比直接暴跌 36%。 海外市场更不省心,美国给泰国汽车及零部件加征了 25% 的关税,光今年 1 到 2 月,泰国整车出口就跌了 18.12%,工业联合会都把今年的出口预期从去年的 115 万辆砍到了 105 万辆,里外夹击下,燃油车想不萎缩都难。 更要命的是,电动车时代的浪潮拍过来,泰国没能接住。按说泰国政府反应不算慢,早就推出了 EV3.0 政策,给新能源汽车发补贴、降关税。 第一阶段光补贴就砸了 29.23 亿泰铢,确实拉动着今年前 9 个月的新能源汽车注册量飙到了 5 万辆,是去年同期的 7.6 倍。可热闹是别人的,中国车企占了泰国电动车市场八成的份额。 比亚迪、长城这些牌子不仅在当地建厂,产能规划都超 60 万辆了,还把车出口到巴西、澳大利亚这些地方。 泰国自己呢?本土连个像样的汽车品牌都没有,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低,连资金和高技能人才都缺,风险投资占 GDP 的比例才 0.14%,根本撑不起电动车产业链。 别看现在电动车卖得火,核心的电池、电机这些部件大多还得靠进口,所谓的 “新能源转型” 更像是搭了别人的便车,自家的制造根基没跟上。 新旧动能衔接不上,政策也没踩准节奏。第一阶段的购车补贴早就花完了,新的补贴政策要到 2024 年才开始,中间断了档。 工业联合会本来把今年的产量预期定在 190 万辆,后来降到 170 万辆,现在干脆砍到 150 万辆,创下 2021 年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能刺激市场的以旧换新政策迟迟没出台,就因为对车辆报废年限吵来吵去,眼睁睁看着燃油车库存堆着,电动车又造不出核心竞争力。 中国车企倒是在泰国扎了根,165 家中国零部件企业都落地了,广汽埃安还计划建 200 座超级充电网络,可这些外来的活力,反而衬得本土产业的被动 —— 人家是来挣钱的,不是来帮泰国补短板的。 现在的泰国汽车业就卡在中间:燃油车的老本快吃完了,国内卖不动、出口受打压;电动车的新局又没打开,市场被外资占了,自己的产业链还没搭起来。 工业联合会连续 18 个月报出下滑数据,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积弊的爆发。 这个曾经靠着汽车产业撑起经济半边天的东方底特律,要是再解决不了家庭债务压垮的内需、本土产业链的短板,还有政策落地的拖沓问题,恐怕接下来不是止跌那么简单,而是能不能保住制造中心的地位。 毕竟,东南亚的竞争对手们都在抢电动车的蛋糕,越南、马来西亚都在发力,泰国要是再慢半拍,可能连追跑的资格都要没了。
泰国突然宣布了! 9月23日,泰国突然宣布8月汽车产量同比下降6.11%,这已
文史资鉴堂
2025-09-26 12:02:20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