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国记者曾问小马科斯:“1962年印度开了第一枪,差一点被灭国;1979年越南开了第一枪,差一点被亡国。请问您,如果菲律宾开了第一枪,你觉得美国会帮助菲律宾到什么程度?” 菲律宾在南海频频示强,一边忙着对接美国军演、开放军事基地,一边不断试探仁爱礁、黄岩岛的红线,真的相信美国会成为其 “靠山” 吗?当马尼拉记者抛出那句关于印度、越南的 “扎心提问” 时,小马科斯的模糊回应,早已泄露了答案。 表面上看,菲律宾的动作充满 “对抗性”:2023 年闯仁爱礁被水炮驱离,2024 年跟着美国航母练登陆,2025 年又在黄岩岛与中国渔船对峙,马科斯访美时还特意强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覆盖南海。但剥开这些表象,其行为逻辑更像一场 “豪赌”—— 试图用地缘站队换取美国的安全承诺,用强硬姿态转移国内注意力。 可历史从未给过这种 “豪赌” 好结局。1962 年,印度仗着西方撑腰先开第一枪,结果在阿克赛钦溃不成军,美国正忙着应对古巴导弹危机,只给了点口头安慰;1979 年,越南靠苏联点头在边境挑事,最终北部经济倒退数年,苏联的支援始终停留在纸面。如今的菲律宾,与当年的印、越何其相似?都想借外部力量 “以小博大”,却忘了大国博弈里,小国从来只是可牺牲的棋子。 美国的态度更是戳破了菲律宾的幻想。美军在菲堆了满基地的装备,搞了一场又一场军演,却始终攥紧 “不派兵” 的底线 —— 就像在俄乌冲突中,只送武器不派一兵一卒,让欧洲买单、自己赚能源钱一样。对美国而言,菲律宾的价值是 “前沿哨站”,而非需要拼命守护的 “盟友”,一旦擦枪走火,美国只会算 “成本账”:与中国硬碰硬,要付出全球战略失衡、供应链断裂的代价,这笔买卖显然不划算。 更致命的是经济上的 “死穴”。菲律宾的香蕉、菠萝大半要卖到中国,中国游客曾是其酒店业的 “活水”,如今游客减少导致的空置率,已经是市场的警告。政治上靠美国、经济上靠中国的 “双面依赖”,本就脆弱不堪,若真因冲突引发经贸波动,受损的只会是菲律宾自己的民生与经济根基。而东盟伙伴的低调旁观,更说明其动作早已脱离区域共识,孤立无援的滋味不远矣。 仁爱礁的破军舰还泡在水里,菲律宾真要把自己活成这破船的样子?
菲国记者曾问小马科斯:“1962年印度开了第一枪,差一点被灭国;1979年越南开
达观君
2025-09-26 08:16: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