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未来会追赶上中国吗?说句实话吧,别说是未来,三哥就现在也超越了中国。 说起印度和中国的比拼,总让人觉得这俩邻居像一对难兄难弟,一个人口猛冲全球第一,一个经济稳坐老二。2025年,印度人头攒动,已经挤到14.64亿了,比中国那边的14.16亿多出一截。联合国数据摆在那儿,印度年轻人多,出生率还保持在0.89%左右,每年多添几百万新生儿,难怪稳稳当当成了世界头号人口大国。中国呢,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劳动力高峰期过去了,人口结构开始往下坡路滑。说白了,这人口红利对印度来说就是一张王牌,劳动力大军浩浩荡荡,理论上能推着经济往前冲。可现实呢?光有人多不顶事,得看怎么用得上。印度政府推“印度制造”计划,喊得震天响,想学中国当世界工厂,吸引苹果、谷歌这些大佬来建厂。结果呢,工厂落地了,订单也来了,但一堆问题跟着冒头。比方说,苹果想分散供应链,从中国挪点产能到印度,2023年印度产的iPhone份额蹿到7%,到2025年估计能到14%。听起来不错吧?可这背后,罢工、质量不过关的事层出不穷。印度人多是多,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孩子上学难,城市打工仔技能跟不上,转化成生产力就费劲了。中国这边,早年靠改革开放,基础设施铺得密密麻麻,高铁四通八达,港口吞吐量全球第一,人口红利直接变现成出口狂潮。印度想抄作业,可起步晚,路子还得自己趟。 转眼看经济体量,这差距就拉得老长了。2025年,印度GDP勉强摸到4.19万亿美元,挤进全球第四,刚刚超了日本。中国呢?直接19.23万亿美元,稳坐第二,人均GDP也高出一大截,印度人均才2878美元,中国是13687美元。IMF的报告说得直白,印度增长快是快,2024-2025财年7.4%,但基数小,追赶起来像乌龟赛跑。中国增长放缓到4.5%左右,可存量大,工业底子厚实。印度服务业牛,IT外包、软件出口占GDP大头,班加罗尔那些码农敲键盘赚外汇。可制造业呢?只占13%,中国是近30%,这差一倍多,印度想当制造大国,门槛卡得死死的。 记得2020年那场iPhone工厂骚乱吗?威斯通工厂工人因为工资拖欠,砸了窗户抢了手机,损失上百万美元。接着2021年,福克斯康食堂食物中毒,250多人拉肚子,工人堵厂门罢工三周。2023年佩加特隆厂房着火,黑烟滚滚,生产链断了好几天。2024年2月,Flex工厂几百人拉横幅要加薪,站了一天没让步。2025年7月,福克斯康还从印度撤了上百中国工程师,说是本地化培训跟不上。这些事儿不是孤例,印度劳工法松散,企业钻空子,工人一气之下就闹。苹果想在印度扩产,目标25%全球iPhone从这儿出,可质量问题老缠身,2023年一半外壳被退货,裂纹、装配松动,检验员摇头叹气。中国工厂呢?流水线机器人臂焊得稳,合格率95%以上,工人培训到位,订单源源不断。印度这制造业,人口多却效率低,基础设施跟不上,电力不稳,物流堵塞,卡车在公路上排长龙,耽误事儿。 总的来说,印度这几年风头正劲,人口第一、经济第四,媒体爱炒“印度世纪”。可剥开看,工业弱、社会分,未来几年追赶中国?悬。2025年数据铁板钉钉,GDP差4倍多,人均差4倍,制造业差一截。印度政府喊“自力更生”,建厂引资,可执行力差,工人素质、团结度跟不上。中国早年弯路走绝,现在躺赢。印度年轻人多是优势,可不转化,就成负担,失业率高,社会不稳。种姓制度这老毛病,经济学家敲警钟,挡路了。低种姓创业难,融资堵,劳动力低端循环,整体效率拉胯。比方,苹果扩产印度,份额上去了,可缺陷多,工程师撤走,本地化卡壳。中国工厂井井有条,订单不愁。未来到2030,印度快车道,中国稳车道,差距缩,但不逆转。印度得学中国,投教育、拆壁垒、稳工业,不然人口红利变泡沫。话说回来,三哥这劲头儿,值得佩服,人口超了中国是事实,可全面超?还早着呢。全球看,印度中国俩巨头,亚洲双雄,互相刺激往前冲。印度别急,步步为营,中国也别松,竞争才带劲。
5月,一个印度的退役中将,对着镜头特诚恳地说:我们宁愿跟中国打一仗,也不想跟巴基
【6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