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25日恢复通行!波兰宣布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 这事儿来得挺突然的,9月23日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在议会里直截了当地说,边境口岸25日凌晨就重开,包括铁路和公路通道。之前关闭了快两周,中欧班列卡在那儿动弹不得,现在总算松口气了。图斯克还补了一句,如果情况不对劲,随时能再关上。这话听着像在给对面敲警钟,但对咱们这些做外贸的来说,最要紧的是货能动了。整个事件从头捋捋,其实就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拉锯战,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军演搅了局,现在经济压力一上来,波兰也得让步。 先说说为什么关的吧。9月12日,波兰政府一纸命令就把和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全封了,理由是俄罗斯跟白俄罗斯搞的“西部-2025”联合军演太敏感了。那军演从9月10日开始,规模不小,模拟了对西方的进攻,还带了核打击的戏码。更麻烦的是,军演期间有21架俄罗斯无人机越过边境进了波兰领空,至少三架被打下来。这让华沙觉得安全阀门得拧紧点,尤其是白俄罗斯这几年老被指责搞混合战,推移民过境啥的。波兰内政部长马钦·基尔温斯基当时表态,说得等到公民安全有保障才开。军演9月18日结束了,但波兰没马上松口,反而启动了自己跟瑞典的“哥特兰哨兵”联合演习,边境照样锁死。说白了,这关门不光是为防军演余波,还夹杂着对东边邻居的战略警惕。 这关门一关,中欧班列立马遭殃。这条线是连接中国和欧洲的最主要陆路货运道,从中国出发,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布列斯特,然后到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再分流到欧盟26国220多个城市。欧洲铁路货运协会的数据显示,85%到90%的中欧班列都得过或到波兰,马拉舍维奇基本就是欧盟东大门。关门后,布列斯特那边一下子积压了130多列列车,货值不算小,主要是一些跨境电商的玩意儿,像手机配件、服装啥的。浙江、四川这些出口大省的企业最急眼,订单堆着,客户那边催得紧。波兰物流公司和货代也炸锅了,因为这不光是中国货,还有白俄罗斯跟欧盟的普通贸易,公路卡车也卡在那儿。整个链条一断,成本蹭蹭上涨,延误一周就够喝一壶的。 经济账算下来,波兰自己也扛不住。PKP Cargo那是波兰的国家铁路货运巨头,他们早跳出来说,再关下去货就南下走中亚和黑海,波兰经济得亏大发。去年中欧班列货运量涨了10.6%,价值高达250亿欧元,这笔钱里波兰分了不少羹。北京那边也没闲着,外交部发言人通过各种渠道施压,说这事儿影响国际供应链稳定,得尽快恢复。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也跟当地政府沟通,强调铁路班列是“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这边也没少动作,9月15日他跟美国总统特使约翰·科尔在明斯克见了面,签了解除航空公司制裁的协议,这多少缓和了点外部氛围。卢卡申科还下令释放了52名政治犯,包括14个外国人,算是在民族团结日前夕放了个善意信号。但话说回来,这些外交牌打得再花哨,核心还是经济杠杆撬动了波兰的决定。 图斯克的表态挺务实的,他说军演结束了,威胁降了点,加上波兰运输业的利益,得让步了。内政部当天就发了命令,25日凌晨零点准时开闸。铁路口岸重开意味着中欧班列能继续往前冲,但公路也跟着解禁,这对白俄罗斯的卡车贸易是及时雨。波兰媒体Onet报道,这决定是政府高层集体拍板的,内阁会议上反复权衡了安全和经济的平衡。图斯克强调,这不是永久解禁,边境监控还得加强,无人机侦察和地面巡逻都不会松。欧盟层面也盯着呢,布鲁塞尔希望供应链别再出岔子,毕竟中欧贸易去年总额超8000亿欧元,陆路占比虽小,但增速最快。 重开之后,短期肯定乱套。四川新丝路公司那边的周报估摸着,得一周时间才能把积压的班列全疏通。马拉舍维奇口岸一开,列车排队过关,调度员得加班加点,海关检查也得跟上节奏。货代们已经在盘算怎么补单了,部分企业这几天干脆停发新货,等风头过去。长远看,这事儿暴露了中欧班列的痛点:太依赖单一通道。俄乌冲突后,大家就开始琢磨备选路线,像走里海的“中间走廊”,从哈萨克斯坦过里海轮渡,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再进土耳其到欧盟。这条线避开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去年运量涨了三成,但短板明显:转运次数多,成本高,时效慢。北方航线走圣彼得堡的海铁联运,一周也就5到6列,因为俄罗斯船不能进欧洲港,只能用小船接驳,效率低。 还有人提老路子,通过乌克兰中转,但现在那条线基本废了,冲突一闹,谁敢赌。杨杰这种资深货代说过,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但现实是马拉口岸的货流量太大,备选线短期内顶不住。波兰这关门,客观上推了把中欧贸易多元化。中国已经在加速南北双线建设,到2026年底就能基本替代波兰路线。像从广西钦州到欧洲的南部通道,或者东北的珲春口岸往俄远东走,这些投资正热火朝天。欧盟那边也醒过味来,德国杜伊斯堡港已经在谈跟中走廊的对接,法国和意大利的企业开始试水多式联运。
中欧班列南线,卡在土耳其手里了。不是不想走,是走不动。中欧班列南线在土耳
【45评论】【4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