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宋聪俐
9月19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河南特色技能展区以“技能筑基百业千行匠心创造美好未来”为主题,通过小切口、故事化的叙事方式,生动展现技能助力个人成长、支撑产业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河南实践,成为公众感受“技能河南”的窗口。

展览在设计上巧思满满,尽显河南特色。顶部融合黄河元素与大赛LOGO,奔腾的黄河意象象征着河南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将黄河之魂与技能精神巧妙联结,也呼应了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举办的背景。
地面采用“1+4”布局,中心“技能之光”板块寓意“技能照亮前程”,光芒延伸至“技能传承文明薪火、技能筑牢农业根基、技能助力新质智造、技能创造美好生活”四大板块,60个代表性项目串联其中,立体呈现河南技能从传统到未来的发展脉络。
在内容呈现上,各大展区亮点纷呈,让人目不暇接。“技能之光”展区作为核心,集中展示河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卓越成就。这里不仅有河南省35所技师院校的品牌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成果,27位技能英才的成长历程与技术特长也通过典范人物墙一一呈现。观众扫描院校二维码,还能直达官方平台,获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及就业发展等深度信息,直观感受河南“工学一体化”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河南技能人才总量位居全国第二,大批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成长为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河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技能传承文明薪火”展区,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老家河南”的厚重文化。昔日焦裕禄同志种下的泡桐树,如今被“兰考乐器工”制成古筝,催生出年产值超30亿元的民族乐器产业集群;“十万大军出太行”,红旗渠的建设者们让“林州建工”品牌成为河南建筑技能的闪亮名片。展区内,斫琴师王彪现场演示泡桐古筝制作技艺,国家级茶艺大师贾红丽演绎宋代“七汤点茶法”,省级古琴非遗传承人罗苏理弹奏《高山流水》。河洛剪纸、掐丝珐琅、钧瓷蒙眼拉坯……整个展区通过16个非遗项目,串联起“非遗之树”互动区和以“医圣张仲景”为核心造型的传统医药展示区,让传统与创新碰撞出奇妙火花。

“技能筑牢农业根基”展区,以“麦田”为核心意象,展现河南“中原粮仓”的实力与智慧。从麦田育种、精细灌溉、园艺培育,到农业设备应用、农产品精加工,再到溯源直播、品牌打造等12个全产业链相关项目,彰显技能人才在农业广阔天地的生动实践与发展活力。现场,一辆红色的拖拉机最为亮眼,这台450匹超大马力的拖拉机和采摘机器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装备齐聚,构建“天地一体”智能作业场景。从手机“种地”,到数据“灌溉”,再到生物育种,“新农人”们正在用智慧农业技术重塑中国乡村面貌,书写着新农事的精彩诗篇。

“技能助力新质智造”展区聚焦河南28条产业链,尽显“河南制造”到“河南智造”的升级之路。郑州航天电子带来长征五号、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及中国空间站精细模型,技术人员详解航天器对接机构等核心部件制造工艺;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展示最新服务器产品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宇通集团自主研发的氢能源轻卡,展现清洁能源商用车领域关键突破。捷安高科MR虚拟飞机发动机、中豫航空飞行模拟器等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亲身感受飞机维修与飞行操作的乐趣,速维电子、中豫具身等企业也纷纷亮出硬核技术,彰显河南高端制造实力。

“技能创造美好生活”展区围绕衣食住行、医疗康养,打造12个未来生活场景。大象元XR时空隧道让观众漫步盛唐街巷,重温千年风华;“巧媳妇工程”展示6800多个“巧媳妇共富工坊”带动70余万人就业的成果;河南化工技师学院曾两次斩获世赛金奖,师生将获奖项目化学技能生活化,现场演示精油皂制作等技能。
在展区,隐藏着多个打卡互动区——展厅入口的“中中、原原”吉祥物和旋转的“中原”创意装置,智慧农业区的月季花墙和金色麦田,“技能之光”展区的技能小转盘和技能大师留影墙,美好生活展区的“技能钥匙”打卡墙,让观众在观展之余,留下独特纪念。

郑州人才发展集团负责讲解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河南特色技能展,以创新性展陈设计与丰富互动体验,多维度展现河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为公众搭建起了解技艺传承、技术发展与技能生态的桥梁。未来,河南将持续深化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让技能之光点亮更多劳动者的职业梦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