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近年来世界集体右转? 瓦哈比主义、反政治正确、民族主义思潮等 24年6月11

地缘经纬 2025-09-23 18:09:42

为何近年来世界集体右转? 瓦哈比主义、反政治正确、民族主义思潮等 24年6月11日更新,大家回答前表述清楚自己对于左转右转的定义 ------------------------------------ 近年来,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到欧洲各国极右翼政党的崛起,一股强劲的右转风潮席卷全球。这背后根本不是简单的政策偏好变化,而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危机转移​​。当传统的左翼叙事(如真正关注经济平等的社会主义)威胁到精英的根本利益时,一套“安全无害”的伪左派议程(即所谓的“白左”)便被迅速扶持并纵容,成功将民众的愤怒从“阶级矛盾”引向“文化战争”。 一、经济根基崩塌:被剥夺感的怒火2008年金融危机后,​​量化宽松的洪水主要灌入了资本家的口袋​​,而非普通民众的饭碗。实体经济空洞化,稳定工作的流失,以及疫情和战争带来的​​生活成本危机​​,让绝大多数人感到“蛋糕不仅没做大,自己分到的那块还越来越小”。这种强烈的​​被剥夺感​​是右翼民粹主义最肥沃的土壤 当在国内进行财富再分配阻力巨大时,政客和民众都更容易被​​对外转移矛盾​​的方案所吸引。右翼政客“反移民”、“产业回流”、“关税保护”等口号,直接回应了这种经济上的不安全感,尽管这些政策可能让社会付出更大代价。 二、身份政治:精英转移视线的阴招面对无法解决的经济矛盾,精英阶层及其操控的媒体,开始​​极力鼓吹身份政治​​。这套“白左”话术专注于LGBTQ+权利、极端环保主义、种族议题(如BLM)和无限度的移民开放政策 其​​核心目的​​是:将民众的注意力从“​​我们为何越来越穷​​”这个阶级问题,成功转移到“​​我们是谁​​”的文化身份问题上。让底层民众内部(不同种族、性别、国籍的劳动者)相互争斗,从而​​完美掩盖了金字塔顶端1%的财富掠夺真相​​。当普通人还在为厕所该用什么性别符号争吵时,没人再去追问为什么财富差距创下了百年纪录。 三、政治操作:右翼民粹领袖的精准收割特朗普等右翼政客,正是​​精准地捕捉到了​​这种弥漫于大众之中的愤怒和被背叛感。他们本身或许是精英,但他们扮演的却是“​​精英阶层的背叛者​​”和“​​平民百姓的代言人​​”。 他们的策略极其有效: •​​语言武器化​​:使用简单、直接、情绪化的口号(如“夺回我们的国家”、“美国优先”),​​对抗精英阶层复杂、虚伪、充满术语的“政治正确”话语体系​​。•​​树立明确敌人​​:为他们所定义的“人民”提供一个清晰的敌人靶子——通常是​​全球主义精英、不受控制的移民、以及所谓的“中国威胁”​​。这比抽象的经济体系更容易激发民众的仇恨和支持•​​社交媒体动员​​:绕过被精英控制的传统主流媒体,直接通过社交媒体与支持者沟通,塑造出一种“我们 vs 他们”的强烈群体认同。四、右转的终极本质与未来世界的集体右转,本质上是一场​​对全球主义精英秩序的反抗​​。然而,可悲的是,这场反抗在很大程度上​​被另一批精英巧妙地引导和利用了​​。 许多右翼民粹运动背后,常有​​巨富阶层和资本​​的暗中资助。因为右翼主张的​​减税、放松监管、削弱工会​​等政策,本质上符合大资本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其讽刺的局面:一场声称代表普通民众的反建制运动,其金主和支持者正是他们声称要反对的那个阶级中的一部分。 ​​其结果是​​:右翼政客上台后,往往并不能解决导致其上台的深层经济问题。他们最大的作用,是将内部矛盾​​向外转移​​,通过制造外交冲突、贸易战、民族对立来维持支持率。这只会让国际秩序更加动荡,社会内部更加撕裂,而真正的吸血鬼——​​金融资本​​——则在乱局中继续狂欢。 ​​总结来说,世界集体右转是一场被精英操纵的悲剧性觉醒。民众感受到了真实的痛苦,却打错了靶子。而精英们则成功地让底层互斗,自己继续稳坐钓鱼台。​

0 阅读:3
地缘经纬

地缘经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