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举国欢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候,日本那边反倒刮起一阵集体参拜靖国神社的

花中闲逸赏花 2025-09-23 17:58:38

[正当举国欢庆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候,日本那边反倒刮起一阵集体参拜靖国神社的邪风。这事儿真值得每个中国人冷静想想。曾经,日本人在我们土地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无数同胞惨死在他们手中。战败之后,我们甚至宽待了大量日军战俘,一再向世界展示什么是仁恕之道。可谁能料到,这个国家骨子里压根没变——非但不反省,还变本加厉给孩子灌军国主义毒药,小学教材里就藏了不少私货。我们再不警惕,可真要出大事。] 我在深圳做国际关系调研这几年,真没少接触涉日的一手材料。2024年年初,宝安区某民办学校就出过一档事——几个小学生莫名崇拜所谓“武士道精神”,课后组团模仿所谓“玉碎仪式”。一查才发现,是某款日本手游在作祟,里头角色台词和剧情大量美化侵略战争。您是否想过,那些看似无害的二次元内容,可能正悄悄重塑下一代的曆史认知? 这种文化浸润比正面宣传阴险得多。他们不讲大道理,而是高频输出情绪符号——热血、忠诚、牺牲,刻意剥离战争的是非语境,让用户不知不觉完成心理站队(这就好比“拉新”靠的不是理性说服,而是情感钩子)。一旦心智被“占领”,再谈“留存”就难了。 别看我们现在互联网防火墙拦得严实,真正的问题出在线下和灰色地带。有些日资文化机构,表面搞动漫展、日语教学,背地里夹带私货——比如在深圳市少年宫某次交流活动中,某组织方擅自将“神风特攻队”包装成“勇敢者故事”,现场还有小孩鼓掌。地域化渗透(localized penetration)已经不是一个词,它成了一场实打实的认知战。 咱们得认清,对方这套传播机制比我们快两拍。他们用ACG(动画漫画游戏)作载体,把政治叙事揉碎了塞进娱乐产品里——这种“剂量滴定”(dose titration,临床中指逐步调整药物剂量以达到最佳疗效)式的意识形态灌输,危害性远超大声嚷嚷的右翼言论。我们呢?还停留在写社论、发通稿,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有人说“文化自信”就够了,我看未必。没有内容竞争力,没有传播穿透力,自信也只是空中楼阁。咱们的文化产品出海,动不动就是书法熊猫京剧三件套,用户早审美疲劳了。人家一句“酷”“好玩”,比我们讲一百句“深厚底蕴”都管用。 老广常说“食得咸鱼抵得渴”,既然要跟人争话语权,就得拿出真东西——不是复读历史伤痛,而是创造这个时代愿意听、能共情的内容。否则哪怕我们再骂一百年,对方一句“无聊的老梗”,就直接把我们判出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花中闲逸赏花

花中闲逸赏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